[发明专利]低压免清洗聚氨酯发泡混合头有效
申请号: | 200810085069.3 | 申请日: | 2008-03-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37667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23 |
发明(设计)人: | 王瑞启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瑞启 |
主分类号: | B29B7/02 | 分类号: | B29B7/02;B29B7/22;B29K7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65903***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低压 清洗 聚氨酯 发泡 混合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聚氨酯发泡技术,特别涉及一种低压免清洗聚氨酯发泡混合头,属于聚氨酯发泡机械用料混合装置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公知的低压聚氨酯发泡混合机械在注料混合完成后,采用人工操作溶剂阀门或控制清洗按扭,把储存在清洗罐内的溶剂放进混合室,进行清理混合室内的残留用料。因聚氨酯发泡材料混合注料后,在一分钟左右不进行清洗,会造成聚氨酯泡沫发起后形成堵塞,使机械无法正常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低压免清洗聚氨酯发泡混合头。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低压免清洗聚氨酯发泡混合头,由清理杆红筒(1)、缓冲帽(2)、上缸盖(3)、磁性开关(4)、连接杆(5)、信号线(6)、下缸盖(28)、连接板(29)、润滑剂添加孔(53)、连接螺丝(45)、润滑连接管(30)、密封垫(43)、清理杆(44)、胶圈连接螺丝(46)、清理胶圈(47)、注料管(23)、注料管上口(48)组成免清洗系统;用四个连接螺丝(45)将下缸盖(28)拧连在润滑连接管(30)的连接板(29)上,密封垫(43)位于下缸盖(28)与连接板(29)之间,在清理杆缸筒(1)和润滑连接管(30)的里面安装有清理杆(44);在清理杆(44)的下端用胶圈连接螺丝(46)连接清理胶圈(47);在润滑连接管(30)上设置有润滑剂添加孔(53),所述的注料管上口(48)与清理胶圈(47)套合;所述的免清洗系统底部轴连接处设有混合室主体(54),在混合室主体(54)两侧设置有进料孔和用螺丝接的限位套管(40)以及外侧的气缸(27);气缸推杆(50)设置在两个气缸(27)内部穿过混合室主体(54)两侧的推杆孔(51),顶住混合室主体(54)内部两个进料孔,使两个进料孔同时封闭或开启,当开启时开始注料;换向缸筒(12)用连接杆(21)拧连两端缸盖(13),缸盖(13)上的注料内进气接口(20)与进气孔(61)相通;活塞(56)设置在换向缸筒(12)里面,活塞(56)外圈设有活塞密封胶圈(57)与换向缸筒(12)内侧摩擦密封工作,在活塞(56)的两面都设置有一对换向推杆(58),在换向缸筒(12)两端缸盖(13)中部的换向推杆进孔(60)处设有两个密封胶圈,用来密封夹紧活塞(56)两端的四个换向推杆(58);在换向阀座(18)上面设置有与一对换向推杆(58)距离对称的聚醚多元醇测量回料开关(17)、异氰酸酯测量回料开关(16);换向阀座(18)两侧的进料循环管(22)与混合室主体(54)两端的进料三通(25)拧接;在混合室主体(54)一面设置有进压缩空气的压缩空气接口(39);在上缸盖(3)的一侧设置有弯头(10)上的进气口(38);在混合室主体(54)两端气缸(27)上部分别用气料混合外进气接口(31)安装有混合气缸关气源管(8)、混合气缸开气源管(7),混合气缸关气源管(8)、混合气缸开气源管(7)上分别用气源三通(33)接入到电磁阀(34)接口处;在电磁阀(34)上还设置有接线口(35)、气源管(36)以及排气孔;
该低压免清洗聚氨酯发泡混合头工作原理如下:
两种液体分别输送到异氰酸酯进料口(11)和聚醚多元醇进料口(24),不工作时,经进料循环管(22)进入到换向阀座(18)从上面的聚醚多元醇测量回料开关(17)、异氰酸酯测量回料开关(16),由聚醚多元醇回料口(14)、异氰酸酯回料口(15)回料到储料罐内;工作状态,混合室主体(54)两端的气缸(27)带动气缸推杆(50)抽动打开混合室主体(54)内部的两个注料孔,这时注料内进气接口(20)进气,推动活塞(56)上的换向推杆(58)和锥形密封垫(59),经换向推杆进孔(60)内的两个密封胶圈进入到换向阀座(18)内,将聚醚多元醇测量回料开关(17)、异氰酸酯测量回料开关(16)下面的孔关闭,同时混合室主体(54)两侧的注料孔打开进行注料,压缩空气接口(39)进气与料进行雾化混合,由注料管(23)注入到所需的制品中;注料完成后,由清理杆缸筒(1)内的清理杆(44)带动清理胶圈(47)下行,通过注料管上口(48)进入到混合室主体(54)内,将残留在注料管(23)内的混合料清理推到制品中;由于清理杆(44)带动清理胶圈(47)下行,润滑连接管(30)内的润滑剂随之下行,起到注料管(23)内壁的润滑作用;注料完毕后由全自动电路控制系统控制电磁阀和气路使各部位恢复原状。
所述的推杆孔(51)处设置有密封胶圈。
该装置可应用于气压或液压驱动工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瑞启,未经王瑞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8506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