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感烟探测器及其取样空气供给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810084922.X | 申请日: | 2008-03-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75910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01 |
发明(设计)人: | 横田博之 | 申请(专利权)人: | 能美防灾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1N21/53 | 分类号: | G01N21/53;G08B17/107 |
代理公司: | 北京信慧永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李雪春;武玉琴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探测器 及其 取样 空气 供给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学地检测漂浮在空气中的烟等污染物的感烟探测器及其取样空气供给方法。
背景技术
作为火灾预防或产生烟时的检测系统,或者在需要一定环境保全的半导体制造工厂或食品工厂中使用感烟探测器。
作为该感烟探测器使用了高灵敏度的烟检测装置,利用风扇的驱动通过取样管从警戒空间吸引空气,用电子束光点的光照射包含在所吸引的空气中的烟粒子,通过比较器把得到的受光信号与阈值进行比较后转换成脉冲信号,计量该脉冲信号数来测定烟量(例如,参照日本发明专利公报第3312712号)。
在以往的例子中,通过暗箱的检烟部来连接用风扇向流体(取样空气)施加能量前的初级侧(风扇的吸气口一侧)和施加能量后的次级侧(排气口一侧),利用所述初级侧和次级侧的压力差向所述检烟部供给取样空气。
因此,根据风扇或设置在管路中的过滤用过滤器的状态,取样流量会有变化。如果取样流量发生变化,由于风扇的P-Q特性,则初级侧与次级侧的压力差也变动,不能以设定的流速向检烟部供给取样空气,所以难以进行准确的烟检测。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情况,本发明的目的是做到可以向检烟部提供稳定流速的取样空气。
本发明提供一种感烟探测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检烟部,具有流入口和流出口;取样管,敷设在监视空间内;气流管,与所述取样管连接,内装有风扇;流路分路部,设置在所述风扇的次级侧的所述气流管内,与所述检烟部的流入口连接;以及流路合流部,设置在所述风扇的次级侧的所述气流管内,与所述检烟部的流出口连接,在所述气流管内流动的流体的压力比所述流路分路部的低。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感烟探测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检烟部,具有流入口和流出口;取样管,敷设在监视空间内;风扇,与所述取样管的吸引口连接;扩大管,为与所述风扇的排气口连接的大致锥体,且下游一侧变宽;流路分路部,设置在所述扩大管的下游一侧,从所述扩大管向所述检烟部供给所述取样空气;以及流路合流部,设置在所述流路分路部上游一侧,从所述检烟部向所述扩大管排气。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感烟探测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检烟部,具有流入口和流出口;取样管,敷设在监视空间内;气流管,与所述取样管连接,内装有风扇;流路分路部,设置在所述风扇的次级侧的所述气流管内,与所述检烟部的流入口连接;以及流路合流部,设置在所述风扇的次级侧,邻近所述风扇,与所述检烟部的流出口连接,在所述气流管内流动的流体的压力比所述流路分路部的低。
本发明提供一种感烟探测器的取样空气供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感烟探测器包括:检烟部,具有流入口和流出口;取样管,敷设在监视空间内;气流管,与所述取样管连接,内装有风扇;流路分路部,设置在所述风扇的次级侧的所述气流管内,与所述检烟部的流入口连接;以及流路合流部,设置在所述风扇的次级侧,邻近所述风扇,与所述检烟部的流出口连接,在所述气流管内流动的流体的压力比所述流路分路部的低;其中,所述感烟探测器的取样空气供给方法是利用所述风扇的次级侧的所述流体的压力差,把所述流体的一部分从所述流路分路部导入所述检烟部内。
本发明由于具有以上构成,所以可以利用在所述流路分路部与所述流路合流部之间产生的流体的压力差,使在气流管内流动的取样空气的一部分从所述流路分路部导入检烟部内,并通过所述检烟部从流路合流部返回到所述气流管内。因此,可以把取样空气以一定的流速提供给检烟部,从而可以准确地进行烟检测。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构成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纵向剖视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风扇的正面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纵向剖视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的纵向剖视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第四实施方式的纵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用图1、图2说明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感烟探测器1包括:烟检测单元2,具有暗箱21;风扇3,向该烟检测单元2输送作为探测对象的空气(取样空气)SA;配管4,作为空气通路;发光元件11,配置在烟检测单元2内;光电二极管等受光元件12;空气流量传感器13,测定所述风扇3或空气的流量;电源部14,向该空气流量传感器13供给电源;以及火灾判定部15,与受光元件12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能美防灾株式会社,未经能美防灾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8492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