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数据库更新系统及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810084570.8 | 申请日: | 2008-04-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51799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0-07 |
发明(设计)人: | 邱全成;陈正 | 申请(专利权)人: | 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7/30 | 分类号: | G06F17/30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信方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龙 洪;霍育栋 |
地址: | 台湾省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数据库 更新 系统 及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数据库更新系统及其方法,尤其是指一种对原始数据项及更新数据项进行批次数据搬移演算之数据库更新系统及其方法。
背景技术
知识经济的时代里,能够掌握最新最完整资料的人便能够掌握各种致胜的关键。
然而在数据需求日益增加的情况下,为了有效管理庞大涌入的数据量,往往就必须拥有一套强大的数据库系统来满足各种不同的数据需求,以便能够在第一时间将最新最完整的数据提供给需要数据的人。因此,数据库系统基本上除了要能够提供足够的储存空间来存放如此庞大的数据之外,另外一个更重要的条件就是如何能够随时保持数据库数据的及时性,而这就必须依赖完善的数据库更新机制来予以实现。
在数据库更新的技术发展上,要求的是如何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以稳定的更新方式完成对数据库的更新。以目前普遍的作法,由于数据储存上必须具有一定的储存顺序(即索引位置),因此一般都会采取逐笔更新的方式进行,也就是在每笔更新资料项要被处理时,先将该笔更新资料项所应该被储存的预定索引位置给计算出来,然后再将该笔更新数据项依照其预定索引位置顺序插入至数据库的储存空间,然后再进行下一笔更新数据项的处理作业,而为了顺利插入该笔更新数据项,原始数据项的索引位置就必须被更动,因此在整个处理过程中就必须对原始资料项进行搬移,以确保该笔更新数据项所对应的预定索引位置的储存空间可以被保留给该笔更新数据项而顺利被更新至数据库中。当更新数据项被成功插入到数据库的储存空间后,会把所有的原始数据项往后搬移,此时原始数据项所具有的原始索引位置顺序将会被重新调整后,然后接着被填入在该笔更新数据项之后的储存空间,以维 持整个数据库中数据储存的完整性与顺序性。每笔更新数据项的处理作业一直不断重复的上述的过程,直到将所有打算更新至数据库的更新数据项都成功的被插入为止。
但是这种作法却无法满足数据库更新上所需求的效率性和稳定性,特别是在目前更新资料项的数量动辄数万笔、数十万笔,甚至是数百万笔的情况上,因为庞大的数据项搬移次数将导致数据库更新的不稳定,并且频繁的数据项搬移程序将导致大量时间的浪费,造成数据库更新时产生不稳定和没有效率的结果,而且可能进一步导致对整体数据库系统产生运作上的影响。
我们以图4(A)到图4(D)为例,可以发现,现有技术是通过逐笔将更新数据项651一一插入原先的原始数据项551的作法来完成对数据库50的更新,针对每一个更新数据项651的插入就必需进行一次的更新处理循环,在此我们以图4(B)中插入第一个更新数据项651为例,处理循环的一开始必须先算出第一个更新数据项651的索引位置,例如为“2”,然后便需要将原始数据项551中索引位置自“2”开始的所有原始数据项551都向后搬移(搬移范围为a),然后将第一个更新数据项651插入到索引位置“1”的原始数据项551之后(即索引位置为“2”处),再重新计算被搬移的剩余原始数据项551的索引位置,再将这些原始数据项551搬移回到对应的索引位置处,完成第一个更新数据项651的更新处理循环,以图4(A)图到图4(D)为例,现有技术就必须通过三次的更新处理循环来完成三个更新数据项651的更新。换句话说,当更新数据项651的数量越多时,所需的更新处理循环越多次,同时整体对原始数据项551所进行的搬移次数和数量也会非常庞大,很容易会因为庞大的数据项搬移次数将导致数据库更新的不稳定,并且频繁的数据项搬移程序将导致大量时间的浪费,造成数据库更新时产生不稳定和没有效率的结果,而且可能进一步导致对整体数据库系统产生运作上的影响。
综上所述,可知现有技术中长期以来一直存在数据库更新时搬移次数频繁及搬移时间冗长的问题,造成产生数据库更新不稳定及没有效率的影响,因此有必要对数据库更新的机制上提出改进的技术手段,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在数据库更新的现有技术上长期存在有搬移次数频繁及搬移时间冗长的问题,本发明遂揭露一种改良的数据库更新系统,用以对具有一储存空间且储存有至少一笔原始数据项的数据库进行更新处理,其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8457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段式牙线棒结构
- 下一篇:可随意调整弯曲角度的牙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