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组合式的发光二极管背光模组无效
| 申请号: | 200810084491.7 | 申请日: | 2008-03-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41267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13 |
| 发明(设计)人: | 陈鸿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鸿文 |
| 主分类号: | G02F1/13357 | 分类号: | G02F1/13357;G02F1/133;F21V29/00;F21V21/00;H05K7/2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19041广东省珠***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组合式 发光二极管 背光 模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散热技术的应用领域,具体一种具组合式的发光二极管背光模组,该组合式背光模组结构可应用于液晶显示器等组装使用上。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组件功率的不断提高,工作废热量增加而排放量未等量提高,造成组件温度上升工作效率降低甚至于损坏组件的问题。检讨发光二极管背光模组常用的散热方式,如发光二极管组件通过电路基板、散热膏与散热器的接触,使电器组件的热量传导到散热器排出。然实际使用显示目前的散热方式仍存在如下几项热阻缺点,一.散热器与发光二极管组件之间,存在绝缘封装用的高热阻高分子层结构;二.发光二极管电子组件安装在高热阻绝缘的电路基板上;三.使用散热膏于各结构层间,因散热膏热传导率只有1-5w/k·m,且接口会存在气泡与结构缺陷等,造成产品的热不稳定性。因此大尺寸背光模组更有上述的问题存在,目前改善方案以提高散热器鳍片面积或提高风扇转速等治标方法处理,该方法未能合理解决以上所列的散热问题,致使大功率大尺寸发光二极管显示器物性无法稳定,并造成快速降低使用寿命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有效解决上述发光二极管背光模组整体性的散热问题,而提出一种具组合式的发光二极管背光模组。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具组合式的发光二极管背光模组它是由一组或一组以上的基本背光模组单元组成,所述的基本背光模组单元由具有鳍片的散热背板做为主结构体,在散热背板的吸热端面制有复层结构金刚石绝缘导热层,并在复层结构金刚石绝缘导热层上封装有一个或多个发光二极管,整体发光二极管背光模组的组合,是由一组或一组以上的基本背光模组单元,固定于组合框架上,成为不同尺寸的背光模组。
所述的散热背板是由铜、铝、钛、镁合金制成的具有散热鳍片的板状结构体。
所述的散热背板,是在散热背板的吸热端面上,全面或局部制作为复层结构金刚石绝缘导热层。
所述复层结构的金刚石绝缘导热层,其复层结构分为上下两层,下层的金刚石层的衬底结构是由金属薄板或金属氧化物制成的。
所述复层结构的金刚石绝缘导热层,其复层结构分上下两层,下层的金刚石层衬底结构由金刚石粉末与金属粉末结合制成的。
所述复层结构的金刚石绝缘导热层,其复层结构分为上下两层,上层的金刚石层结构,可由人工合成金刚石、类钻碳(DLC)、SiC或AlN制成。
所述复层结构的金刚石绝缘导热层,在绝缘导热层之上部,制作有供电线路以安装发光二极管。
所述的组合框架,其空间可将一组或一组以上的基本背光模组单元固定于框架上,以组成不同尺寸的背光组合体。
本发明有效解决了液晶显示器的散热问题,具体是解决了发光二极管背光模组整体性的散热问题,能使大功率大尺寸发光二极管显示器的物性稳定,并提高其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基本背光模组单元结构示意图;
图2为组合式的发光二极管背光模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基本背光模组单元,11-散热背板,12-散热鳍片,13-复层结构金刚石绝缘导热层,131-金刚石层衬底,132-金刚石层,14-发光二极管组件,2-组合框架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发明组合式发光二极管背光模组结构由散热高效率的基本背光模组单元1组成,基本背光模组单元,包括一散热背板11为主体,该散热背板11是在散热器的吸热端面上,全面或局部制作复层结构金刚石绝缘导热层13,金刚石绝缘导热层13的复层结构分上下两层,下层为金刚石层衬底131,上层为金刚石层132,散热背板11的散热端面上制作不同需求形状的散热鳍片12,该复层结构金刚石绝缘导热层13的上部依需求安装并封装一个或多个发光二极管组件14。应用时组合一组或一组以上的基本背光模组单元1,使基本背光模组单元固定于特定尺寸的背光体框架2上,以组成不同尺寸的背光组合体。
如图2所示,制作基本背光模组单元1的散热背板11,散热背板的散热面上制作不同需求形状与尺寸的散热鳍片12。在基本背光模组单元的散热背板吸热端面上,全面或局部积层制作复层结构金刚石绝缘导热层13,金刚石绝缘导热层的复层结构分上下两层,下层为金刚石层衬底结构131,上层为金刚石层结构132。在基本背光模组单元的复层结构金刚石绝缘导热层上部,依需求制作供电线路,并安装与封装一个或多个发光二极管14。将一组或一组以上的基本背光模组单元,固定于特定尺寸的背光体组合框架2上,以组成不同尺寸的背光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鸿文,未经陈鸿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8449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倾斜式脱液缓冲的输送机
- 下一篇:通道压缩式垃圾中转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