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增韧高铝质瓷托辊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84490.2 | 申请日: | 2008-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39817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13 |
发明(设计)人: | 李金山;王存贵;李日正;甘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金山 |
主分类号: | C04B35/185 | 分类号: | C04B35/185;C04B35/6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37000江西省萍乡市经济***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增韧高铝质瓷托辊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带式及管式输送机设备的主要配件:一种增韧高铝质瓷托辊(钢化托辊)的应用。
背景技术
带式及管式皮带输送机设备,是国内外电力采矿、化工、煤炭、焦化、盐业、冶金、钢铁、有色金属、铝业、码头、选矿、水泥等不可缺少的运输输送的设备,历年来贯用金属钢铁托辊作为该设备的主要配件,由于金属托辊,加工困难、比重大、价格昂贵、生产成本高、磨损大,不耐腐蚀、电能消耗很大,由其有很多局限于铁质的产品,无法满足产品质量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性能优质可靠、使用时间达普瓷托辊3至5倍的增韧高铝质瓷托辊。
一种增韧高铝质瓷托辊,即钢化瓷托辊,该瓷托辊的组分包括莫来石、锻烧氧化铝粉、锆英石、氧化锆和粘土,及稀土氧化物、粘结剂、润滑剂;组分的重量百分比为:莫来石40%、锻烧铝粉25%、氧化锆10%、锆英石12%、粘土15%,余量百分数为其它常规化学物粘结剂和润滑剂。组分的化学成分重量百分比为:SiO2 25-38%,Al2O3 60-63%,ZYO2 5-15%,Fe2O30.5-0.8%,其它的剩余百分含量为CaO、MgO、Y2O3;采用干粉、静压成型工艺,经1480-1500℃高温焙烧而成。
所述瓷托辊的最佳化学成份组成,按重量百分比为SiO2 27%,Al2O362%,ZYO2 10%,Fe2O3 0.7%,粘结剂11%,润滑剂16%,其它成份CaO、MgO、Y2O3占有重量百分比的余量。
其工艺是取用各成分的干粉,高强静压成型,经1480-1500℃高温焙烧而成;工艺路线为:原料→配料→球磨→除铁、过筛→喷雾干燥造粒→陈腐→等静压成型→检选、修整→同心精车→烧成→检验→组装→再检验→包装→出厂。
经测试,本发明钢化瓷托辊的机械性能如下:
抗压>300MPa,抗折>140Mpa,耐酸度99.8%,耐碱度:97%
硬度>8.5级(莫氏),使用温度:-20℃~60℃,吸水率<0.1%,密度>3.0,磨损率<0.00026,断裂韧性:6.3MPa*m1/2
本发明的增韧高铝质瓷托辊(钢化瓷托辊)是21世纪先进高新技术的新型陶瓷材料,经过精心的组合配方,它采用的主要原料有:莫来石、氧化铝粉、锆英石、粘土、氧化锆、滑石、粘结剂、润滑剂等组合配方而成,主要化学成份:SiO2 25~28%,Al2O3 60~63%,ZrO2 5~10%,Fe2O3 0.5~0.8%,MgO 0.24~0.8%,其它化学元素微量,不会影响产品质量。抗压强度为3860kg/cm2,耐磨率0.00026,硬度8.5~9级。在生产过程中,采用了最先进的干粉等静压工艺,分子密度高,成品率高,强度大,磨损率小。在生产中无规格的局限影响,使用时间是普瓷托辊的3到5倍以上,性能优质可靠。本发明增韧高铝质瓷托辊(钢化瓷托辊)是陶瓷行业中综合性氧化铝,氧化锆增韧性新材料。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①在充分发挥陶瓷材料耐磨、耐腐蚀、耐高温氧化、比重轻、抗压强度高的等优点的基础上,通过ZrO2相变增韧,克服陶瓷材料脆性大,不耐冲击的先天性缺陷,使陶瓷材质有很好的综合性能,从而适应作托辊。
②在产品设计上,在原有金属托辊的基础上降低托辊比重,减少动力消耗;改变托辊造型,保障皮带平稳、不脱轨易磨损皮带边现象;提高托辊耐磨度,增长使用寿命;增大陶瓷强度,保障结构轻灵。
③用陶瓷取代金属可以大大减少对国外铁矿石的依赖,更可以减少资源消耗和污染(陶瓷生产的原料来源十分广泛,能耗和污染要比钢铁生产低很多);增韧陶瓷克服了普通陶瓷脆性大、不耐冲击的先天性缺点,使用寿命和效果远优于普通陶瓷。其低廉的成本和较高的使用价值,使增韧陶瓷托辊有很强的竞争力和生命力。
④采用等静压工艺及装备成形,可以使陶瓷产品有更高的致密性,尺寸精度,提升耐磨、耐腐蚀和抗冲击性(韧性),以及机械强度,尤其是能消除或减少湿法成形因结构不均匀而产生的内在缺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金山,未经李金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8449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茶树水培营养液
- 下一篇:一种利用屠宰废水制造水溶性肥料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