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伴随低温处理的闪爆法大麻脱胶技术及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84312.X | 申请日: | 2008-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55609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03 |
发明(设计)人: | 宋桂玲;李新民;时德玲;谈大勇;姜宜宽 | 申请(专利权)人: | 宋桂玲 |
主分类号: | D01C1/02 | 分类号: | D01C1/02;D01B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5000山东省淄博市周村区***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伴随 低温 处理 闪爆法 大麻 脱胶 技术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大麻脱胶技术,特别是涉及一种伴随低温处理的闪爆法大麻脱胶技术及装置。
背景技术
大麻脱胶是实现大麻纺纱织布的关键工序,目前纺织上利用来织制服装面料的大麻纤维,必须经过脱胶才能取得。因此,脱胶工序是进行大麻纺纱的关键工序,脱胶的好坏也就直接关系到以后各工序产品的质量与以单纤维形式存在的棉、毛和化学纤维不同,大麻的韧皮纤维存在于植物内部,要想提取纤维。必须把纤维从半纤维素、果胶、木质素等组成的胶类物质中分离出来,并进一步分离成单纤维,才能成为优良的可纺性纤维。
目前大麻纤维一般采用的脱胶技术如下:1、细菌化学联合脱胶技术;2、大麻脱胶酶的发酵技术;3、分段式大麻脱胶技术;4、微生物机械脱胶技术;5、雨露浸解技术;6、温水浸解法汽蒸脱胶技术;7、大麻脱胶机机械法脱胶技术。以上脱胶方法都有不同的缺陷,而共同存在的问题是,残胶率高,纤维损伤严重,污染环境,费工费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伴随低温处理的闪爆法大麻脱胶技术及装置,它能够使大麻纤维受到的伤害更小并且获得更高的脱胶率。
具体生产工艺为:首先对苎麻在25℃温度下浸泡15h,然后,把用水泡过的苎麻纤维放入到一盛有浓度为18%NaOH溶液的槽中的进行碱处理,接着对苎麻进行高压保持,在高压保持后对大麻纤维进行伴随低温处理的降压闪爆处理。
上面所述的工艺需要以下装置,有一高压蒸汽缸2被托座1固定在支撑床体19左侧,此高压蒸汽缸2顶部插有一压力变送器3和一热电耦6,一管道4从此高压蒸汽缸2顶端中心位置伸出后连接到一电磁阀5输入口中,此电磁阀5又通过管道4和高压闪爆缸9连通,此高压闪爆缸9顶部插有另一压力变送器7和另一热电耦8,此高压闪爆缸9底部焊接在致冷缸10的底部壁上,并且在中心位置开口,此口通过一管道14和释压阀13连通,此释压阀13又通过管道14和纤维收集笼15连通,支撑床体19的右部安装一致冷液存储缸体16,一高压大流量专用泵12通过管道17分别和此致冷液存储缸体16以及一电磁阀11连通,此电磁阀11又和致冷缸10连通,支撑床体19右侧装一控制箱18,此控制箱18用于控制以上两个压力变送器(3,7)、两个热电耦(6,8)、两个电磁阀(5,11)和一高压大流量专用泵12。
本发明中大麻原麻是多种不同物质的复杂聚合体,经预处理的大麻原麻置于高压容器内;在高温保持阶段,高压热蒸汽进入纤维和胶体的空隙,并渗入到纤维内部,使大麻的胶质软化;闪爆缸9内突然降温,实现对纤维的低温处理过程,纤维和胶体由于化学成分的不同在纤维纵向的收缩程度不同,从而产生了纵向的相对位移,这就实现了纤维和胶体的初步分离;在与低温处理过程同时进行的闪爆过程中纤维和胶体在高温蒸汽的高速冲击下,产生横向分离。本发明的大麻脱胶技术残胶率低,纤维损伤轻微,不污染环境,降低了脱胶成本,节约了脱胶时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工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中控制箱18内部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伴随低温处理的闪爆法大麻脱胶技术,其特征是首先对苎麻在25℃温度下浸泡15h,然后,把用水泡过的苎麻纤维放入到一盛有浓度为18%NaOH溶液的槽中的进行碱处理,接着对苎麻进行高压保持,在高压保持后对大麻纤维进行伴随低温处理的降压闪爆处理。
第一步:进行水处理过程,将30kg大麻纤维浸入盛水的水槽中,让水没过纤维,在25℃温度下浸泡15h。然后将水槽中的纤维取出,并用离心机除去多余的水。
第二步:对用水浸泡过的纤维进行碱处理,把大麻纤维放入到一盛有浓度为18%NaOH溶液的槽中,使NaOH溶液没过大麻纤维。在25℃温度下搅拌3小时后,通过过滤的方法将NaOH溶液中的大麻纤维取出,接着将大麻纤维浸入到浓度为5%的醋酸溶液中对附着在纤维表面碱液进行中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宋桂玲,未经宋桂玲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8431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产率和高产量制造木糖醇的方法
- 下一篇:聚1,5-萘二胺的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