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银杏内酯A注射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84298.3 | 申请日: | 2008-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44031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20 |
发明(设计)人: | 张雷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艾格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9/08 | 分类号: | A61K9/08;A61K31/216;A61K47/34;A61P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000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银杏 内酯 注射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银杏内酯A注射剂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医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银杏叶提取物,又称达纳康等,具有改善心脑血管循环,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等作用,适用于治疗冠心病心绞痛、脑血管痉挛、脑供血不足等。常用有片剂、口服液、注射液等,其主要活性成分为银杏总黄酮醇苷和银杏内酯。银杏内酯类化合物有银杏内酯A、B、C、M、J及白果内酯。已证明银杏内酯均为强血小板活化因子(plateletacllvatfactor,PAF)受体拮抗剂。
随着对银杏叶中有效成分的明确,单一有效成分新药成为近年来开发的目标。目前已有关于银杏内酯B注射剂的研究报道。但是银杏内酯B低温情况下稳定性差,造成制剂不稳定。银杏总内酯的疗效不如银杏内酯A或B,并且银杏内酯A或B单一成份质量更稳定、可控。至今未曾见有将银杏内酯A制成注射剂的报道。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剂在低温情况下更加稳定的银杏内酯A注射剂以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提供一种银杏内酯A注射剂,其由作为主药成分的银杏内酯A和注射用辅料所组成。
其中制剂中银杏内酯A的含量,可以根据临床需要制成适合规格的单位制剂,本发明没有特别限制。作为本发明实施方式一种,其中所述注射剂每单位制剂中银杏内酯A的含量为1~300mg、优选为5~100mg。
本发明上述所述的银杏内酯A注射剂,其中所述注射用辅料,可以为本领域中制备注射剂用的常规辅料,例如选自注射用水、乙醇、丙二醇、丙三醇和聚乙二醇、吐温-80、普洛沙姆中一种或两种以上。并且,辅料的用量,也没有特别限制,可根据制剂规格以及辅料重量和工艺用合适量的注射用辅料。
作为优选,本发明上述所述的银杏内酯A注射剂,其中所述聚乙二醇为聚乙二醇200、聚乙二醇300、聚乙二醇400、聚乙二醇600或聚乙二醇800中一种或两种以上。
其中,作为本发明优选实施方案,上述所述的银杏内酯A注射剂,其中所述的注射用辅料为乙醇、聚乙二醇、丙二醇和注射用水,或者为乙醇、聚乙二醇、丙三醇和注射用水。其中所述的聚乙二醇为聚乙二醇200、聚乙二醇300、聚乙二醇400、聚乙二醇600或聚乙二醇800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制备所述的银杏内酯A注射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银杏内酯A与注射用辅料混合溶解,经中间体检测、过滤、灌封、灭菌、灯检、包装,即得。
作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一种,其中所述的银杏内酯A注射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取银杏内酯A加入聚乙二醇中,溶解;
(2)向步骤(1)所得溶液中加入活性炭,80℃保温15min;
(3)向步骤(2)所得溶液中加入余下注射用辅料;
(4)向步骤(3)所得溶液加入适量注射用水,经中间体检测、过滤、灌封、灭菌、灯检、包装,即得。
上述所述的制备银杏内酯A注射剂的方法,其中步骤(1)所用聚乙二醇为聚乙二醇200、聚乙二醇300、聚乙二醇400、聚乙二醇600或聚乙二醇800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由于银杏内酯B在低温情况下稳定性差,其制剂在寒冷地区不易贮存、运输和临床应用。本发明通过试验意外发现,将银杏内酯A制成注射剂,其在低温情况下稳定性良好,制剂在寒冷地区完全符合临床要求,更易贮存、运输,因而在实际使用中具有重要社会意义和经济意义,取得令人兴奋的发明效果。
试验1:
银杏内酯A 60,000mg
聚乙二醇400 加至1000ml
配制:称取银杏内酯A置容器中,加入溶剂聚乙二醇,溶解,混合均匀;经过滤、灌封、灭菌,即得。
对照试验1:
银杏内酯B 20,000mg
聚乙二醇400 加至1000ml
配制:称取银杏内酯B置容器中,加入溶剂聚乙二醇400,溶解,混合均匀;经过滤、灌封、灭菌,即得。
试验2:
银杏内酯A 30,000mg
聚乙二醇300∶乙醇为0.9∶0.1混合溶剂 加至1000ml
对照试验2:
银杏内酯B 10,000mg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艾格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艾格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8429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污泥漏斗悬浮泥渣层式斜板、斜管沉淀工艺与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叠合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