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过瘤胃葡萄糖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84147.8 | 申请日: | 2008-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43471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30 |
发明(设计)人: | 刘春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春海 |
主分类号: | A61K9/00 | 分类号: | A61K9/00;A61K31/7004;A61K47/30;A61K47/44;A61P15/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5北京市海淀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瘤胃 葡萄糖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一种反刍动物用的过瘤胃葡萄糖,主要用于预防和治疗奶牛酮病。
背景技术
在奶牛产犊后,由于产奶量急剧增加,能量,尤其是对葡萄糖需要不断增 加,而由日粮提供的用以合成葡萄糖的过瘤胃碳水化合物远远不足,引起血糖下 降而导致酮病或亚临床酮病的发生。
酮病是奶牛常见的一种严重的营养代谢病,多发于产犊后10-60天。本病多 发于饲养管理良好的高产奶牛,且以3-6胎次的高产母牛发病率较高。调查显示, 美国每年有4-5%的奶牛患临床型酮病,而加拿大的研究报道,在泌乳期的前9 周,奶牛亚临床型酮病的发病率高达59%。在我国高产牛群中,临床酮病的发病 率一般占产后母牛的2-20%,而亚临床型酮病的发病率一般占产后母牛的 10-30%,且酮病的发病率有逐年升高的趋势(王峰等,奶牛酮病的研究进展《中 国畜牧兽医》2006年第33卷第7期第29页)。酮病虽然能够治愈,也很少引起 奶牛死亡,但酮病会使乳牛的泌乳量下降、乳质量降低、繁殖率降低以及引起生 殖系统疾病和内分泌紊乱等多种疾病,增加了治疗费用,给奶牛养殖业造成了严 重经济损失。
目前奶牛发生酮病时通常只能采用静脉注射葡萄糖的办法治疗,通常要连 续给奶牛注射5天,很不方便。而对这一疾病的预防没有有效办法,用葡萄糖直 接添加到日粮中不能预防奶牛酮病,因为葡萄糖直接加入日粮中在瘤胃中会被瘤 胃微生物破坏,不能通过瘤胃。
葡萄糖需要用能在瘤胃中不被降解的物质加以保护,才能通过瘤胃发挥作 用。
过瘤胃保护技术(简称过瘤胃技术)是利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把一些容易被 瘤胃微生物破坏的营养物质保护起来使之不被瘤胃微生物分解,到达皱胃和肠道 中再崩解释放出来,被反刍动物利用。
但是大多过瘤胃保护技术都是研究氨基酸的过瘤胃保护,而对葡萄糖的过瘤 胃保护技术未见报道。
葡萄糖经过瘤胃保护后能有效地通过瘤胃,不但能够有效预防亚临床症状酮 病和临床症状酮病,还能直接治疗酮病。而且能直接给奶牛提供过瘤胃碳水化合 物,给奶牛供能,使过瘤胃碳水化合物、过瘤胃脂肪与过瘤胃氨基酸达到平衡, 提高产奶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将葡萄糖用微胶囊包膜技术制成过瘤胃的颗粒,使葡萄糖在瘤胃中 不被降解,到达肠道中有效释放。这种包被物不但能有效治疗奶牛酮病,而且能 有效预防酮病,同时还能为牛提供过瘤胃碳水化合物,提高产奶量。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将葡萄糖粉末加入到含有pH敏感物的熔融 C16~C18以上饱和脂肪酸中搅拌均匀。然后用高压喷头把该混合物喷入通有冷 气的流化床中,即成过瘤胃葡萄糖颗粒。
所述的pH敏感物为pH在6~7时不溶于水,而在pH低于2~3时该物质溶 解于水的物质,如尼龙类,壳聚糖类。
所述的C16~C18以上饱和脂肪酸是指含有C16~C18在70%以上的饱和脂肪 酸,包括硬脂酸及盐,熔点在55℃以上的饱和脂肪酸,脂肪醇类。
下面用实例对本专利进行说明,但实例不是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实例1,本实例制备20%的过瘤胃葡萄糖
称取葡萄糖20.5克,粉碎过120目;将C16~C18饱和脂肪酸75克、尼龙 5克,加热到160℃熔融;往冷却到100℃的熔融物中加入葡萄糖,搅拌均匀形 成混合物,然后把该混合物加入高压喷头中,向通入20℃冷气的流化床中喷雾 冷却,即得到含有葡萄糖20%的过瘤胃葡萄糖。
实例2,本实例制备25%的过瘤胃葡萄糖
称取葡萄糖25.5克,粉碎过120目;称取C16~C18饱和脂肪酸71克、尼 龙4克,加热到160℃熔融;往冷却到100℃熔融物中加入葡萄糖,搅拌均匀形 成混合物,然后把该混合物加入高压喷头中,向通入20℃冷气的流化床中喷雾 冷却,即得到含有葡萄糖25%的过瘤胃葡萄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春海,未经刘春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8414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