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垫圈式衬套、车辆驾驶室悬架及所述垫圈式衬套的用途有效
申请号: | 200810083748.7 | 申请日: | 2008-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74645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01 |
发明(设计)人: | U·奥尔松;R·查托维奇 | 申请(专利权)人: | 斯堪尼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33/10 | 分类号: | B62D33/10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刘兴鹏;邵伟 |
地址: | 瑞典南*** | 国省代码: | 瑞典;S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垫圈 衬套 车辆 驾驶室 悬架 用途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橡胶材料的垫圈式衬套,设计为圆盘状的带有孔或腔的垫圈形式,所述衬套被布置成安装在两个部件之间,该两个部件通过连接件而转动式连接及围绕一个轴,所述轴穿过所述孔或腔并穿过所述部件延伸。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带有这样的垫圈式衬套的车辆驾驶室悬架以及这样的垫圈式衬套的用途。
背景技术
用于限制在公共路面上行驶的车辆的长度的规章在世界许多地方都是有效的。同时在商用车的用户中间抱有一种希望,就是能够运输尽可能大的装载:于是商用车的制造商具有强大的动机使这种车辆的驾驶室尽可能地短,目的是使装载平台或者装载车厢尽可能地长。这意味着,车体内可利用的空间被限定用于车辆的不同构成部件,更具体地说,在商用车的前开口(hatch)及组成驾驶室与车辆的连接的装置与车辆悬架之间相对于车辆底盘有很短的距离。
用于商用车的驾驶室与其底盘的连接的各个装置执行许多功能并且由许多部件组成,其中一些目的是通过比如设置悬架、减震器、减振器和振动阻尼件提供行驶过程中的高舒适性。更详细地说,在前方驾驶室悬架于底盘处的连接点和它与叉形件的内表面的接触面之间具有一个或者几个圆盘状的橡胶衬套,所述叉形件位于驾驶室减振器的连杆上。这样设计的目的是,该衬套使驾驶室在垂直于商用车行驶方向的方向上的水平振动被隔离,所述振动来源于发动机和车辆悬架,这就是本发明的主题。
车辆驾驶室以及车辆驾驶室前开口以减震和可移动的方式被连接到底盘,于是在这些位置会产生金属与金属的碰撞或磨损,其中在这些位置处,前开口的内表面最靠近底盘的各个零件,比如弹簧、减振器和这些部件的连接装置。这种磨损能够引发噪音、表面处理的磨损和腐蚀。
用于驾驶室悬架的阻挡器的几个不同设计在专利WO00/47455,WO98/54044,和SU1481130A1中有描述。避免或者减少前开口与驾驶室悬架之间磨损的一个传统方法是,在所述零件之一上安装一个或者几个橡胶材料的阻挡器,这些阻挡器具有的位置使它们防止两个金属表面彼此接触。然而,这些阻挡器增加了商用车的制造成本,而且它们特别增加了安装阻挡器构成部件的额外成本,以及备件储存和系统维修的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在商用车上于前开口和驾驶室悬架之间以这样的方式提供阻挡器的功能,即在所述商用车的制造过程中不需要任何另外的部件或任何另外的组装步骤。这个目的是通过在附加的专利权利要求书中具体描述的特征实现的。
按照本发明的研究,设计侧衬套的目的是,以已知的方式使驾驶室与底盘的振动隔离,而且侧衬套以这样的方式与用于底盘的前驾驶室悬架连接装置和用于驾驶室减振器的相应连接装置产生接触,即所述侧衬套的一部分在所述驾驶室悬架连接装置的前方有如此的距离,以使它防止前开口在运动时与驾驶室悬架连接装置发生接触,或者与任何其它的和驾驶室悬架附连接装置相连的部件产生接触。用于所述前开口的阻挡器通过这种设计来获得。
本发明也能够通过以等同的方式设计垫圈式衬套来实现,所述垫圈式衬套在驾驶室悬架内或者底盘上的其它位置接触。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通过权利要求和下述实施例的说明能够得到阐明。
附图说明
图1是从驾驶室悬架的前方和上方看的倾斜视图,所述悬架带有本发明的垫圈式衬套,和垫圈式衬套的放大部分的图;和
图2是对应图1的各个零件已经被分开的视图;和
图3是带有本发明的垫圈式衬套的驾驶室悬架的侧面示意图,图中的零件已经从悬架取下。
具体实施方式
词语“垫圈式衬套”用在本专利申请中是指橡胶制的圆盘状阻尼装置,该装置要被安装在两个部件之间,并且使其两个最大面积的表面分别转向一个部件并与之接触,目的是防止所述部件中一个的振动被传递给另一个。垫圈式衬套的一个目的也可以是密封,于是灰尘和湿气不会从所述两个部件之间穿过。词语“侧垫圈”用来指如上所述的垫圈式衬套,该衬套被安装在具有行使方向的车辆内的两个部件之间,并且用于使所述部件绝缘,所述垫圈优先要阻尼的振动或运动发生在水平面内,垂直于车辆行使方向,即,在相对于车辆行使方向的侧向方向内。词语“橡胶”用在本说明书中指弹性的、橡胶类的材料,其或者从植物或者通过合成加工获得,采用泡沫形式或者采用实心形式,比如聚亚安酯、乳胶和硅树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斯堪尼亚有限公司,未经斯堪尼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8374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