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显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810082794.5 | 申请日: | 2008-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71664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24 |
发明(设计)人: | 山下淳一;内野胜秀 | 申请(专利权)人: | 索尼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9G3/30 | 分类号: | G09G3/30;G09G3/32;H01L27/32;H01L21/82;H01L21/20;H01L21/336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余刚;吴孟秋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显示装置 | ||
相关申请的交叉参考
本发明包含于2007年3月20日向日本专利局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JP 2007-072966的主题,其全部内容结合于此作为参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包括像素阵列单元的显示装置,其中,以矩阵形式配置包括光电元件(也称为显示元件或发光元件)的像素电路(也称为像素)。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有源矩阵显示装置,其中,以矩阵形式设置包括作为显示元件的光电元件(其亮度的变化取决于驱动信号的大小)的像素电路,每个像素电路均具有有源元件,以及通过其有源元件以像素单位执行显示驱动。
背景技术
对于像素显示元件,已经存在采用其亮度由于施加给其的电压或流过其的电流而产生变化的光电元件的显示装置。例如,作为亮度由于施加给其的电压而发生变化的光电元件,液晶显示元件是典型实例,以及作为其亮度由于流动其中的电流而发生变化的光电元件,有机电致发光(有机EL,有机发光二级管(OLED);下文中称作有机EL)元件是典型实例。利用后者的有机EL元件的有机EL显示装置是所谓的利用作为像素显示元件的自发光元件的光电元件的发光显示装置。
有机EL元件是利用根据施加给有机薄膜的电场而发光的现象的光电元件。有机EL元件甚至可以被相对较低的施加电压(例如,10V以下)驱动,因此可以被低功耗驱动。此外,有机EL元件是通过自身发光的自发光元件,所以对于有机EL显示装置,不需要提供液晶装置所必需的诸如背光等的辅助照明构件,因此,可容易地进行降低重量和减小厚度。此外,有机EL元件的响应速度是相当高的速度(例如,大约几个微秒),因此,在显示运动图像时不会出现残像。根据这种优点,近年来已经进行了利用有机EL元件作为光电元件的平面自发光显示装置的开发。
通过包括有机EL元件的电流驱动光电元件作为典型实例,当它们的驱动电流值不同时,它们的发光亮度也不同。因此,为了以稳定的亮度发光,向光电元件提供稳定的驱动电流是很重要的。例如,可以将用于向有机EL元件提供驱动电流的驱动系统划分为恒定电流驱动系统和恒定电压驱动系统(因为这是众所周知的技术,所以本文不提供已知的文献)。
有机EL元件的电压-电流特性包括具有较大斜度的特性,因此一旦执行恒定电压驱动,微小的电压偏差或微小的元件特性偏差就引起较大的亮度偏差。因此,一般来说,利用恒定电流驱动,其使用处于饱和区的驱动晶体管。不用说,对于恒定电流驱动,电流波动也会引起亮度偏差,但较小的电流偏差引起较小的亮度偏差。
相反,即使对于恒定电流驱动系统,为了不改变光电元件的发光亮度,根据输入图像信号稳定写入和保持在存储电容器中的驱动信号也是很重要的。例如,为了不改变有机EL元件的发光亮度,重要的是根据输入图像信号稳定驱动电流。
然而,应该注意,用于驱动光电元件的有源元件(驱动晶体管)的阈值电压和迁移率由于处理的波动而波动。此外,诸如有机EL元件等的光电元件的特性随时间波动。具体地,在利用低温多晶硅TFT基板等的情况下,晶体管的阈值特性和迁移率特性的偏差很大。即使对于恒定驱动系统,这种驱动有源元件的特性偏差或光电元件的特性波动影响了发光亮度。
因此,为了均匀地控制显示装置整个屏幕上的发光亮度,已经研究了各种类型的配置以控制由于上述驱动有源元件或光电元件的特性波动的发光波动(参见日本未审查专利公开第2006-215213号)。
例如,对于在日本未审查专利申请公开第2006-215213号所描述的配置,作为用于有机EL元件的像素电路,已经提出了:阈值校正功能,即使在驱动晶体管的阈值电压具有偏差或随时间变化的情况下,也能稳定驱动电流;迁移率校正功能,即使在驱动晶体管的迁移率具有偏差或随时间变化的情况下,也能稳定驱动电流;以及自举功能,即使在有机EL元件的电流-电压特性随时间而具有变化的情况下,也能稳定驱动电流。
为了实现这些阈值校正功能和迁移率校正功能等,有必要使用脉冲信号以预定的定时导通/截止采样晶体管或增加用于阈值校正和迁移率校正的每个晶体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索尼株式会社,未经索尼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8279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造纸机网毯
- 下一篇:多层电化学能量存储装置及其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