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变排量压缩机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82775.2 | 申请日: | 2008-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65894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17 |
发明(设计)人: | 横町尚也;奥田元章;粥川浩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
主分类号: | F04B39/00 | 分类号: | F04B39/00;F04B27/08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艳江;黄霖 |
地址: | 日本爱知***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可变 排量 压缩机 | ||
1.一种可变排量压缩机,所述压缩机包括以可倾斜方式容纳在压力控制腔(121)中的斜盘(18),其中,致冷剂从排放压力区(132)供应至压力控制腔(121)并从所述压力控制腔(121)排放至吸入压力区(131),以便调节所述压力控制腔(121)中的压力以改变所述斜盘(18)的倾斜角从而控制排量,所述压缩机包括:
转轴(14),其具有旋转轴线(141);
旋转支承件(17),其与所述转轴(14)一体旋转;
连杆机构(22),其将所述斜盘(18)联接到所述旋转支承件(17)从而能够改变所述斜盘(18)的倾斜角,其中,所述连杆机构(22)包括附连到所述旋转支承件(17)的第一附属部分(19)和附连到所述斜盘(18)的第二附属部分(20、21);
第一平衡重(28),其设置在所述旋转支承件(17)上并与所述连杆机构(22)相应;以及
第二平衡重(34),其设置在所述斜盘(18)上并与所述连杆机构(22)相应,
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平衡重(28)、第二平衡重(34)、第一附属部分(19)和第二附属部分(20、21)中的至少一个在沿所述转轴(14)的旋转方向(R)的前导侧部上具有斜面(281、341、193、203),所述斜面(281、341、193、203)具有沿所述旋转方向(R)的前导端部,其中,所述斜面(281、341、193、203)的形状构造成沿所述旋转轴线(141)的方向朝向所述前导端部下倾。
2.一种可变排量压缩机,所述压缩机包括以可倾斜方式容纳在压力控制腔(121)中的斜盘(18),其中,致冷剂从排放压力区(132)供应至压力控制腔(121)并从所述压力控制腔(121)排放至吸入压力区(131),以便调节所述压力控制腔(121)中的压力以改变所述斜盘(18)的倾斜角从而控制排量,所述压缩机包括:
转轴(14),其具有旋转轴线(141);
旋转支承件(17、17A、17B),其与所述转轴(14)一体旋转;
连杆机构(22),其将所述斜盘(18)联接到所述旋转支承件(17、17A、17B)从而能够改变所述斜盘(18)的倾斜角,其中,所述连杆机构(22)包括附连到所述旋转支承件(17、17A、17B)的第一附属部分(19、19A)和附连到所述斜盘(18)的第二附属部分(20、21);
第一平衡重(28、28A、28B),其设置在所述旋转支承件(17、17A、17B)上并与所述连杆机构(22)相应;以及
第二平衡重(34、34A),其设置在所述斜盘(18)上并与所述连杆机构(22)相应,
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平衡重(28、28A、28B)、第二平衡重(34、34A)、第一附属部分(19、19A)和第二附属部分(20、21)中的至少一个在沿所述转轴(14)的旋转方向(R)的前导侧部上具有台肩(285),并且,所述台肩(285)由盖(31、32、35)遮盖以抑制当所述压力控制腔(121)中的润滑剂由于所述旋转支承件(17、17A、17B)或所述斜盘(18)的旋转而受到剪切时所产生的旋转阻力。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阻力抑制盖(32)是遮盖住所述旋转支承件(17B)的外周(174、282)的环。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环(32)的外周面(321)是绕所述旋转轴线(141)的旋转面。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阻力抑制盖(31、32、35)通过嵌入模制方法由树脂制成。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阻力抑制盖(31)遮盖住所述旋转支承件(17A)的外周面(175),使得所述平衡重(28A)的外周面(282)和所述盖(31)的外周面(311)形成旋转面,所述旋转面完全环绕着所述旋转轴线(141)形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未经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82775.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