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固化性树脂组合物、干膜、固化物以及印刷电路板有效
申请号: | 200810081856.0 | 申请日: | 2008-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03527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1-12 |
发明(设计)人: | 柴崎阳子;有马圣夫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阳油墨制造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3F7/028 | 分类号: | G03F7/028;G03F7/004;H05K3/28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刘新宇;李茂家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固化 树脂 组合 固化 以及 印刷 电路板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可通过碱性水溶液显影的光固化性树脂组合 物、尤其是被紫外线曝光或激光曝光的阻焊剂用组合物、它的 干膜、固化物以及印刷电路板。
背景技术
通常,为了保护铜电路而形成阻焊剂。其作用还在于看不 到铜电路的热和湿气引起的变色、电的变色、铜电路上的缺陷、 污垢等方面。
通过在形成有铜电路的玻璃环氧基材上涂布阻焊剂,曝光 形成图像,并显影、热固化,从而形成它的皮膜图案。由于基 材上形成有铜电路,因此对其涂布或层压阻焊剂时,其抗蚀剂 膜厚在基材上厚、在铜电路上薄,在铜电路的边缘部分更薄。
结果,铜电路易变薄的电路的边缘部在着色力不充分的情 况下,存在如下问题:阻焊剂形成后的热历程中铜变色,外观 上,仅薄的部分变色而能看到。
对此,以往,通过在阻焊剂中大量配合着色剂而提高着色 力,从而消除仅铜电路的边缘部分变色而能看到的问题。
但是,大量配合着色剂时,曝光时存在下面说明的其它问 题。
即,通常的阻焊剂被着色成绿色及蓝色,该着色剂中使用 耐热性和耐化学药品性优异的酞菁化合物(参照专利文献1)。 但是,酞菁化合物在紫外线区域的吸收大,存在在得到固化深 度方面不利的问题。
另外,市售的紫外线曝光装置因灯导致紫外线波长分布存 在差别。因此存在如下问题:紫外线区域(尤其是350nm~ 400nm)的吸收变化大的酞菁化合物中,难以开发出用不同的 曝光装置(灯)却具有同样的分辨率的阻焊剂。
另一方面,从位置准确精度的观点出发,阻焊剂的曝光中 激光扫描曝光正在普及。该激光曝光要求高感光度化的同时还 要求得到高分辨的形状良好的抗蚀剂轮廓。另外,激光曝光与 紫外线灯曝光不同,是利用单一波长的光,因此重要的是抗蚀 剂的光吸收对其波长具有什么程度,通过使光聚合引发剂有效 地吸收所使用的光源的光来决定感光度。
因此,存在像着色剂这样的光吸收剂会导致如下问题:不 仅对高感光度化不利,还会阻碍光透射到底部,导致底切。
像上述说明那样,添加在紫外线区域的光吸收大的酞菁化 合物以便得到对于隐藏铜电路边缘部分的变色充分的着色力的 话,不能得到所期望的固化深度,产生底切。为了防止该现象, 减少光聚合引发剂的量的话,不能高感光度地曝光。另一方面, 将酞菁化合物的量调整成不产生底切、并提高光聚合引发剂的 浓度的情况下,虽然能得到充分的光敏感光度,但由于着色力 不充分,因此不能隐藏铜电路边缘部分的变色。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0-7974、权利要求书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调整紫外线区域的吸收的同时提 供一种具有充分的着色力、在紫外线和激光曝光下为高感光度、 进而固化深度良好的组合物。
另外,本发明的其它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组合物,即使在上 述组合物中再添加蓝色着色剂或绿色着色剂而使抗蚀剂变成绿 色、蓝色,用比以往少的添加量就具有能充分抑制铜电路的变 色等外观不良的着色力,为高感光度且固化深度良好。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法
为了实现该目的,本发明具备以下方案。
(1)可通过碱性水溶液显影的光固化性树脂组合物,其特 征在于,其含有(A)含羧酸树脂、(B1)红色着色剂、(C)肟 酯系光聚合引发剂、(D)分子中具有2个以上烯属不饱和基团 的化合物。
(2)可通过碱性水溶液显影的光固化性树脂组合物,其特 征在于,其含有(A)含羧酸树脂、(B2)黄色着色剂、(C)肟 酯系光聚合引发剂、(D)分子中具有2个以上烯属不饱和基团 的化合物。
(3)根据(1)所述的可通过碱性水溶液显影的光固化性 树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还含有选自黄色着色剂(B2)和 蓝色着色剂(B3)中的1种或2种。
(4)根据(1)~(3)任一项所述的光固化性树脂组合物, 其特征在于,前述肟酯系光聚合引发剂(C)为下述通式(I) 所示的肟酯系光聚合引发剂,还含有下述通式(II)所示的α- 氨基苯乙酮系光聚合引发剂和下述通式(III)所示的酰基氧化 膦系光聚合引发剂的1种或2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阳油墨制造株式会社,未经太阳油墨制造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8185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终端访问的控制方法、系统和设备
- 下一篇:加入活性剂的充有静电的过滤介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