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膨胀阀的焊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810081673.9 | 申请日: | 2008-03-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24800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09 |
发明(设计)人: | 杜又德;王大勇;尹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三花汽车控制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37/00 | 分类号: | B23K37/00;B23K37/053;B23K26/20;B23K10/02;B23K1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逯长明 |
地址: | 310018浙江省杭州市经***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膨胀 焊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焊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膨胀阀的焊接方法。
背景技术
常用的一种膨胀阀,包括阀体、阀芯和气箱头,其中气箱头包括气箱盖、气箱座、膜片和传动片,其中膜片一侧为膜片与气箱盖构成的介质腔,传动片位于膜片另一侧处于活动状态。工作时,冷媒介质流经阀口,气箱头感受蒸发器出口端的过热度而使介质腔内的介质膨胀或收缩而作用于膜片,再由膜片将力通过传动片传递给传动杆,传动杆运动推动阀芯在阀口附近移动,改变阀口开度,以控制冷媒流量,达到调节控制温度的目的。
因此膨胀阀气箱头的气箱盖、气箱座以及膜片之间要进行焊接,达到密封效果,并将感温介质密封在膜片和气箱盖之间,因此焊接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产品的使用。在现有技术中,这种膨胀阀的焊接通常是采用氩弧焊工艺。氩弧焊是用氩气作为保护气体,电弧在钨极棒与工件之间持续燃烧,被熔化的金属在氩气的保护下冷却,完成气箱盖、气箱座以及膜片的密封。
然而,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是:由于氩弧焊加热时能量密度不高,加热范围广,工件受热影响时间长,因此容易造成膨胀阀的工件受热变形,尤其是膜片受热晶粒严重长大,致使在膨胀阀的使用过程中,密封在腔体内的感温介质缓慢泄漏,造成膨胀阀失效。
而且,由于氩弧焊为了增加熔化深度,需要将焊接部位减薄,这样就会使得焊接时的散热性能不好,熔化深度和散热效果产生矛盾,这就加重了工件受热变形以及膜片受热晶粒长大的问题,也就加重了膨胀阀失效。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是焊接过程中气箱头长时间受热变形,以及膜片受热晶粒长大,致使膨胀阀失效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膨胀阀的焊接方法,该方法用于膨胀阀气箱头的焊接;包括:将所述气箱头的气箱盖和气箱座对接,并将膜片夹于气箱盖和气箱座之间的空腔中,气箱盖的厚度面和气箱座的厚度面构成第一环面,所述气箱盖与所述第一环面相交的外表面为第二环面,所述气箱座与所述第一环面相交的外表面为第三环面;用具有环形表面的第一工装和第二工装将所述气箱盖和所述气箱座夹在中间;对所述气箱盖的厚度面与所述气箱座的厚度面的连接处焊接,所述第一工装的环形表面与所述第二环面的外径相当,所述第二工装的环形表面与所述第三环面的外径相当,在所述用具有环形表面的第一工装和第二工装将气箱盖和所述气箱座夹在中间的步骤中,所述第一工装的环形表面与所述第二环面的外侧边缘对齐,所述第二工装的环形表面与所述的第三环面的外侧边缘对齐;
所述焊接的能量源输出能量密度大于104W/cm2。
优选的,所述的焊接能量源为等离子、电子束或激光。
优选的,所述第一工装的环形表面的内径与所述第二环面的内径相当,将所述第一工装的环形表面与所述第二环面的内侧边缘对齐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二工装的环形表面的内径与所述第三环面的内径相当,将所述第二工装的环形表面与所述的第三环面的内侧边缘对齐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工装的环形表面的外径在所述第二环面的外径-1mm到所述第二环面的外径+0.3mm的范围内,所述第二工装的环形表面的外径在所述第三环面的外径-1mm到所述第三环面的外径+0.3mm的范围内。
优选的,所述第一环面的宽度大于或等于1mm。
可选的,第一工装和/或第二工装还与导热介质接触,用于散热。
可选的,所述第一工装和第二工装为铜材料。
优选的,所述铜材料包括铍青铜和铬锆铜。
可选的,在焊接步骤中,第一工装和第二工装带动气箱盖和气箱座以所述第二环面和所述第三环面的中心轴为轴转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本发明的采用高能量密度焊接的方法,使能量集中在焊接部位,由于能量密度高,因此相应的焊接时间就较短,而且本发明还采用了特殊的焊接结构,在较大熔深的情况下,达到了很好的散热,从而使焊接过程中气箱头不会受热变形,尤其是膜片不会受热而使晶粒严重长大。
附图说明
通过附图中所示的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更具体说明,本发明的上述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势将更加清晰。在全部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指示相同的部分。并未刻意按比例绘制附图,重点在于示出本发明的主旨。在附图中,为清楚明了,放大了层和区域的厚度。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焊接时气箱头与工装连接的剖面示意图;
图1a是图1所示的第一工装和第二工装与气箱头连接用的环形表面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三花汽车控制系统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三花汽车控制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8167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