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音频传输线有效
申请号: | 200810081625.X | 申请日: | 2008-0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21057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02 |
发明(设计)人: | 毕征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明慧;毕征庆 |
主分类号: | H01B11/00 | 分类号: | H01B11/00;H01B11/12;H01R9/00;H04R1/00;H04R1/2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余 丽 |
地址: | 510310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音频 传输线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信号传输线,尤其涉及一种能提高音质的音频传输线。
背景技术
音乐播放设备中使用的传输音频信号的电缆,人们一般称之为音频传输 线,其为圆柱体,整体呈直线,如图1所示。音频传输线的中心部分是导体 1,用于传输音频信号,导体1外部覆盖绝缘体2,如塑料或橡胶,绝缘体2 外是由导体构成的屏蔽层3,该屏蔽层3一方面用于隔绝外界的干扰,另一 方面用于构成音频信号的地线即回路;绝缘层3之外为绝缘外皮4,用于保 护内部各层,使音频传输线耐磨损,以延长使用寿命。
现有音频传输线存在的缺陷在于,由于导体存在“趋肤效应”或“集肤 效应”,当音频传输线传输高频段的音频信号时,电荷向导体的表面聚集, 因此,高频段的信号基本通过导体的表面传输,而低频信号则通过导体中间 传输,导致高频信号与低频信号传输不均衡,对音频信号再现的声音造成不 良影响,降低了再现声音的音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音频传输线,以保证高频信号与低频信号的 传输均衡,提高再现声音的音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音频传输线,包括:依次连接的一 输入端、至少一平板部及一输出端;所述平板部内部的中心导体相对的两 个边上均设置有开口,所述两个边上的开口交叉设置,所述开口的长度从 所述平板部与所述输入端相连的一侧到所述平板部与所述输出端相连的 一侧依次递增。
本方案通过音频传输线中心导体的开口,使得中心导体中高频信号传 输的线路长度大于中心导体中低频信号传输的线路长度,从而平衡了高频 信号与低频信号的传输速度,并通过依次增加开口长度,恢复了音频信号 的传输速度,从而提高了再现声音的音质。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音频传输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音频传输线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仰视图;
图4为本发明音频传输线实施例中平板部内部中心导体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音频传输线实施例中平板部的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音频传输线可通过将中心导体的部分或全部设置为处于一个平面内的一 个或多个方型部,使得导体的表层长度大于中心导体的中心线长度,从而保 证高频信号与低频信号传输平衡,提高音频信号再现声音的音质。
图2为本发明音频传输线实施例的示意图,图3为图2的仰视图,如图 2、3所示,本实施例中,音频传输线包括输入端61、平板部62及输出端63; 平板部62可设置于输入端61与输出端63之间的任意位置,本实施例中, 输入端61与平板部62之间的距离大于输出端63与平板部62之间的距离, 即平板部62较接近于扬声器、喇叭等声音再现设备,以进一步保证再现 声音的音质。平板部62为一平板,平板部62内部的中心导体相应为平板状, 本实施例中,平板部62为一矩形平板,相应地,平板部62内部中心导体为 矩形平板,其长度可为1cm~30cm,宽度可为0.1cm~10cm,如图4所示, 本实施例中,平板部62内部的中心导体8长度为10cm,宽度为3cm,中心导 体8的上下两个边上均设置有开口,开口的宽度可为1mm~2mm,上下两个 边上的开口总共可设置4~6个,本实施例中,总共设置了5个开口,上边 3个开口,分别为第一开口81、第三开口83及第五开口85,下边2个开 口,分别为第二开口82、第四开口84,两个边上的开口交叉设置,即从 左至右,依次设置,第一开口81、第二开口82、第三开口83、第四开口 84及第五开口85,这五个开口的长度从平板部62与输入端61相连的一 侧到平板部62与输出端63相连的一侧依次递增,通过设置开口,使得中 心导体的上下两个边的边缘长度大大增加,即高频信号的传输线路大大增加, 同时中心导体中低频信号的传输线路也有所增加,但是线路增加后的高频信 号的传输线路比低频信号的传输线路还要长,使得高频信号的速度减小,等 待低频信号的传输,保证了与低频信号的传输平衡,但是音频信号的传输速 度因此降低;为了恢复音频信号速度,在接近输出端的位置,开口的长度不 断增加,随着开口长度的增加,音频信号所通过的中心导体的宽度逐渐减少, 使得平衡后的音频信号加速传输,恢复了音频信号传输速度,从而使得传输 的音频信号能够更好的再现声音信号,提高了音频信号的传输质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明慧;毕征庆,未经赵明慧;毕征庆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8162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