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生产充股线的设备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80702.X | 申请日: | 2008-0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40470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13 |
发明(设计)人: | G·斯塔莱克;P·布兰肯霍恩;R·休瑟 | 申请(专利权)人: | 里特机械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H5/18 | 分类号: | D01H5/18;D01H5/70;D01H5/72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曾祥夌 |
地址: | 瑞士温*** | 国省代码: | 瑞士;CH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生产 充股线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生产充股线(Scheinzwirn)的设备,其带有拉伸装置(Streckwerk),该拉伸装置的输出牵伸罗拉对(Ausgangswalzenpaar)传输被拉伸的由短纤维(Stapelfasern)制成的纤维须条(Faserverband),并且该设备还带有紧随着拉伸装置的集棉区(Verdichtungszone),其输出侧通过加捻停止罗拉(Drallstoppwalze)的钳口(Klemmstelle)而限定,其中集棉区配置有透气的传输带,该传输带引导纤维须条通过集棉区并且其速度可以独立于输出牵伸罗拉对的传输速度而选择。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吸入通道(Saugkanal),用于设置在拉伸装置(用于短纤维须条)下游的集棉区,其具有管状的基体,该基体的外部轮廓包括用于透气传输带的滑面(Gleitflche),其基本上沿着管状的基体的圆周方向延伸,其中该基体包括带有至少一个纤维引导边缘(Faserleitkante)的至少一个吸入槽(Saugschlitz)。
背景技术
在文献DE10218794AI中公开了这样一种根据现有技术的设备。在现有设备中,将两股彼此分开拉伸的粗纱(Vorgarn)引入到拉伸装置中。在输出牵伸罗拉对的输出钳口线(Ausgangsklemmlinie)上存在两股被拉伸的纤维须条,其在集棉区中通过两个吸入槽被凝集。在加捻停止罗拉的钳口后,将两股凝集的纤维须条引入到共同的加捻装置中,使其形成充股线。吸入通道包括两个吸入槽,其在传输带的运动方向彼此靠近一直到相互间的距离接近钳口上的分隔开的纤维须条间的距离相同,这使得形成充股线的两股纤维须条尽可能地短。
该现有设备运行良好并且在实际应用中得到公认。生产出的充股线具有非常好的质量。因为拉伸装置中可达到的拉伸高度受到限制,这两股引入到拉伸装置中的粗纱具有较小的细度(与传统生产的具有与充股线相当细度的纱线相比较)。粗纱的细度常常必须减半。在拉伸装置上传输较细的粗纱在前面的流程阶段要求较高的复杂性,尤其是在锭翼(Flyer)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降低生产充股线时的复杂性。
该目的通过以下措施实现:在集棉区设置将纤维须条分成两个部分的至少一个吸入槽,并且在加捻停止罗拉的钳口处,纤维须条的两个部分作为分开凝集的纤维须条而存在并随后被引入到共同的加捻装置中。在吸入通道处,通过设置两条分叉的纤维引导边缘来实现该目的,这两条纤维引导边缘在传输带的运动方向上彼此远离。
只将单股粗纱引入拉伸装置并把完成拉伸的纤维须条分成两个部分具有这样的优点,即可以将较粗的粗纱引入到拉伸装置中。用于充股线的、引入的粗纱的细度可以精确地与为生产相同细度的单股纱线所必需的细度相对应。由此,充股线的生产在纺纱机之前的流程阶段不会产生高复杂性,尤其是不必一定要求高的锭翼容积。
在文献DE19619307A1中,利用单股粗纱生产充股线的技术公开已久。早在10年前就已经使用了拉伸装置,其中通过穿了孔的滚筒筛(Siebtrommel)以及紧压于其上的牵伸上罗拉(Druckwalze)形成该输出牵伸罗拉对。该滚筒筛将被拉伸的纤维须条传输通过集棉区,在其开端将纤维须条气动地分成两个部分并且通过分隔开的吸入槽将其传输穿过集棉区。通过配置到滚筒筛的加捻停止罗拉而形成集棉区的出口。该设备工作并不令人满意,所以从未在工业实践中得到应用。
根据文献DE19619307A1的设备的主要特征是,输出牵伸罗拉对的下罗拉(Unterwalze)以及在集棉区的用于纤维须条的传输元件是同一个部件,即滚筒筛。因此将纤维须条以恒定速度(即滚筒筛的圆周速度)从输出钳口线传输到加捻停止罗拉的钳口。由此位于集棉区的纤维须条的速度必然始终与输出牵伸罗拉对的传输速度相对应。在集棉区的纤维须条的速度是没有可能与对纤维须条的技术要求相匹配的。视待处理的纤维材料而定,可能必需将集棉区中的传输带的速度设置成比输出牵伸罗拉对的传输速度略高或者略低,由此该纤维须条可以最佳地跟随分叉的纤维引导边缘并且被平均地分割。因为必须使集棉区的纤维须条垂直于其传输方向偏转,有利地集棉区的纤维须条的张力不应太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里特机械公司,未经里特机械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8070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