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铁水超深脱硫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79733.3 | 申请日: | 2008-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03023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4-08 |
发明(设计)人: | 段建平;李宏;王彦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太钢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C7/064 | 分类号: | C21C7/064 |
代理公司: | 太原市科瑞达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卢茂春 |
地址: | 030003***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铁水 脱硫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冶金行业的一种高炉铁水炉外脱硫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对钢材性能要求的提高和超低硫钢产量的增加,钢铁生产过程中硫及其化合物的控制越来越受到重视。
目前采用金属颗粒镁铁水脱硫的主要装置包括:预处理铁水罐、装料罐、喷吹罐、铁水罐车、喷枪架、扒渣机、渣盘、及自动控制设备等,载气为氮气。其脱硫工艺为:铁水进站-移动铁水罐车到喷吹位-设定喷吹参数-喷吹-测温取样-移动铁水罐车到扒渣位-倾动扒渣-吊包供转炉使用。
脱硫处理后铁水硫含量控制在0.003%~0.005%之间。但随着超低硫钢品种的开发,如高级别管线钢和高级别硅钢的开发成功,转炉对入炉铁水硫含量的要求进一步提高,要求入转炉铁水硫含量≤0.002%。
申请号是02148516.x的专利申请文件,公开的“铁水脱硫方法”中,虽然有设备简单,操作方便,脱硫速度快的优点,但最终的脱硫效果为:硫含量是0.003%。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利用现有的脱硫设备,提供硫含量≤0.002%的铁水的脱硫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包括浅脱硫、造渣、超深脱硫,其工艺流程为:浅脱硫——造渣——超深脱硫;浅脱硫的步骤为:高炉铁水进入铁水罐-将铁水罐车移动到喷吹位-设定喷吹参数-喷吹-测温取样-移动铁水罐车到扒渣位-倾动扒渣,其参数为:高炉铁水温度在1260~1400℃,硫含量≤0.070%,进入铁水脱硫处理站后,设定浅脱硫工艺参数,即载气压力为0.27Mpa~0.5Mpa,喷吹气体流量为50~70m3/小时,供镁强度为6.0~7.0Kg/min,喷吹时间为4~8min,测温取样,温度在1240~1380℃,铁水硫含量≤0.005%,停止处理,移动铁水罐车至扒渣站扒渣,扒渣率>98%,返回到铁水脱硫工位;其特征是造渣的步骤为:移动铁水罐车到喷吹位-加入铁水超深脱硫渣,其参数为:即加入8.0~10.0Kg/吨铁,喷吹时间为1~2min,喷吹气体流量为70~75m3/小时;超深脱硫的步骤为:设定喷吹参数-喷吹-测温取样-移动铁水罐车到扒渣位-倾动扒渣-吊包;其参数为:载气压力为0.27Mpa~0.5Mpa,喷吹气体流量为40~50m3/小时,供镁强度为4.0~5.0Kg/min,喷吹时间为5~9min,停止处理,测温取样,温度在1230~1350℃,铁水硫含量≤0.002%,移动铁水罐车至扒渣站扒渣,扒渣率>99%,准备兑入转炉;
所述的铁水超深脱硫渣的制备方法通过下述步骤实现:
1、将炼钢用的石灰、炼钢用的萤石分别粉碎并筛选成粒度≤5mm、粒度为5~15mm、粒度为15~20mm的三种不同规格的石灰颗粒、萤石颗粒;
2、将三种不同规格的石灰颗粒、萤石颗粒按下述配比(重量百分比)参配成石灰原料、萤石原料:粒度≤5mm为20%;粒度为5~15mm是70%;粒度为15~20mm是10%;
3、按下述配方(重量百分比):石灰原料60%;萤石原料30%;工业碳酸钡10%,将这三种原料混合均匀即制成所述的超深脱硫渣。下表为炼钢用的石灰(CaO)的理化要求:
下表为炼钢用的萤石(CaF2)的化学成份要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太钢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西太钢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7973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