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以杂粮为原料生产的营养粉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810079666.5 申请日: 2008-10-26
公开(公告)号: CN101416733A 公开(公告)日: 2009-04-29
发明(设计)人: 寿百文;李亚军;赵功海;寿文颖 申请(专利权)人: 寿百文
主分类号: A23L1/29 分类号: A23L1/29;A23L1/168;A23L1/20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067000河北省*** 国省代码: 河北;1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杂粮 原料 生产 营养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速食食品,特别是涉及一种以杂粮为原料生产的营养粉。 

背景技术:

由于小米、黍、糜属于“小杂粮”,多年来对它们的加工利用研究一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目前,我国小米主要以原粮形式流通、销售,小米的食用方法非常单调,主要是煮粥,其次以小米面做煎饼、发糕,因此,消费量不大。80年代起,小米远离人们餐桌,现在小孩、青少年吃不了小米,一吃就卡嗓子,如同南方人一样。小米、黍、糜的营养成分诸如蛋白质、脂肪、维生素(VB族、VE)、矿物质和膳食纤维等,绝大部分存在于表面的皮层、糊粉层和胚芽中,而目前对谷、黍、糜多采用机械精加工,加工过于精细,营养成分损失较多,碾磨越细,营养损失越大,再加上煮粥做饭时反复淘洗,外层的水溶性维生素、矿物质损失多半。也有湿法加工,水浸过滤后再加工,营养损失更大,降低了小米的营养价值,口感及味道也差。小米蛋白质中赖氨酸含量较低是其先天的不足之处。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以杂粮为原料生产的营养粉,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选择杂粮的种类,配比合理,使营养成分均衡,确定科学的加工工艺,使加工过程中杂粮的营养成分损失降到最低,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小米、黍、糜、红豆、燕麦为原料,按重量配比: 

小米84%黍  3%糜  3%  红豆8%  燕麦2%。

具体加工工艺: 

将小米、黍、糜、红豆、燕麦分别去杂、脱皮后,进行干法熟化,熟化温度为100~150℃,熟化时间为10~15分钟,将熟化好的杂粮粉碎至100~300目,然后进行混合搅拌、低温灭菌、包装。 

本发明所用原料小米、黍、糜、红豆、燕麦均为小杂粮,产量低,种植于丘陵、山地,但维生素、矿物质含量较其他谷物类农作物高,长期食用本营养粉,有利于防止心血管疾病、癌症的发生。所含的锌、铬、锰、钒等微量元素有利于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对糖耐量受限的人很有帮助。能提供人体内所需的矿物质,如锌、铁、镁、磷等,还含有叶酸和多种维生素,大量的膳食纤维,可促进肠胃蠕动,缩短食物通过消化道的时间,减少有毒物质被人体吸收和对肠胃的刺激,有效避免肠胃炎的发生,润肠通便。 

《本草纲目》中指出:粟米气味咸,微寒无毒,养肾气,去胃中热,益气。陈者苦寒,治胃热、消渴、利小便。 

《本草纲目》中还说:小米“治反胃热痢,煮粥食,益丹田,补虚损,开肠胃”,小米集补疗二功于一身,是养生食品。 

小米还具有滋阴养血的功能,可以使产妇虚寒的体质得到调养,帮助他们恢复体力,养身催乳的功能。还有其他记载:小米甘咸无毒,入胃经,有清热解渴、健脾利湿、和胃安眠等功效。主治:胃虚失眠、黄白带、胃热、反胃作呕、糖尿病、产后口渴。 

小米营养成分含量(每100克中): 

热量359千卡 蛋白质9.2g 脂肪3.2g 碳水化合物73.3g 

膳食纤维1.6g 胆固醇无 

各类维生素含量: 

A 17ug  B1 0.67mg  B2 0.12mg  B6 0.18mg  B12 73ug  C D E 3.63mg 生物素143ug 胡萝卜素0.19mg 叶酸29ug 泛酸1.7mg 烟酸1.6mg。 

各种矿物质元素: 

钙9—41mg 磷240mg 钾239mg 镁107mg 钠9mg 铁5.6mg铜0.54mg 硒4.74ug 锌2.08mg 锰0.89mg,此外还含有钴、钒、硅、钼、铬、硼、镍、钛、银等微量元素。 

红小豆蛋白质含量高达21.7%,并且赖氨酸含量较高,与小米、黍、糜搭配,弥补了小米、黍、糜中赖氨酸不足的缺陷,起到了很好的营养互补作用,使之营养全部释放,蛋白质生物学价值可从67%提高到90%,接近动物蛋白。 

而采用干法加热,无清洗浸润,无水,高活性,有效的保护了小米、黍、糜中天然营养成分,并且有膨化作用、杀菌作用,且加热时间短,温度低,保留了维生素等天然营养成分。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配比合理,营养成分均衡,加工工艺科学,使加工过程中杂粮的营养成分损失降到最低,低温杀菌,微波处理的食品能保留更多的营养成分和色、香、味等风味,具有膨化作用,使营养粉味道清新醇香,细糯香甜,口感好,吸收好。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寿百文,未经寿百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7966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