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飞机玻璃座舱内电磁、雷达波屏蔽专用纳米铁粉无效
| 申请号: | 200810079510.7 | 申请日: | 2008-09-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96732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4-01 |
| 发明(设计)人: | 王惠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惠民 |
| 主分类号: | B22F1/00 | 分类号: | B22F1/00;B22F9/04;B22F1/02 |
| 代理公司: | 山西太原科卫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温彪飞 |
| 地址: | 045000山西省***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飞机 玻璃 座舱 电磁 雷达 屏蔽 专用 纳米 铁粉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金属纳米粉的制备方法,具体为一种飞机玻璃座舱内电磁、雷达波屏蔽专用纳米铁粉的。
背景技术
目前国际上主要采用的是离子镀金属反射膜。这项技术主要是防止飞机驾驶员的装备和飞机驾驶舱内的设备反射电磁波,从而被敌人的空中预警机探测到。如果在飞机驾驶舱玻璃上涂敷这层金属反射膜,则飞机驾驶舱内的电磁信号无法反射到飞机之外,敌方发射的探测波更无法进入能够反射电磁回波的座舱内,从而大大减少被发现的概率。此外,座舱各联结点面处,也均经过特殊处理,均将电磁波反射能力减弱到最小。但是在实际使用中,离子镀金属反射膜技术无法达到上述效果,飞机往往在500km---800km就被对方的空中预警机发现或者被对方的地面雷达发现,从而造成了飞机被击落的巨大的损失。为了进一步提高飞机在战斗中的生存能力,减少飞机的损失有必要对离子镀金属反射膜技术进行革命。如果在飞机驾驶舱的玻璃中掺入部分纳米铁粉在不影响机舱玻璃透明性的前提下以形成良好的磁屏蔽玻璃,这样就解决了飞机仪器和驾驶员装备的电磁波外泄和对方雷达波的探测。
目前国际上离子镀金属反射膜技术存在的主要问题有:目前国际上使用的镀金属反射膜技术,一般是用纳米金粉或者纳米银粉采用镀膜方法进行实施。这种方法的主要缺陷是电磁波反射率低,几乎无法阻击μm雷达波,特别是金属镀膜严重影响飞机驾驶舱玻璃的透明度,影响飞机驾驶员的视觉效果,而且成本高效果不好。
专利申请号为2006100481685记载了一种金属纳米粉体零界颗粒切割生产工艺,该专利申请记载了一种全新的零界颗粒切割金属纳米粉体材料工艺,以铁粉为例,步骤包括,将铁粉置于—10℃~+15℃的加工温度状态下,然后对铁粉颗粒进行高速切割,每分钟控制在5000~6000次,然后对切割后的铁粉颗粒已6000转/分钟的高频研磨,再进行物理还原,表面包覆处理,最后分级分选即可得到产品。而且经过发明人的研究发现,在该工艺中提高或者降低加工“切割”频率并相应地调整“加工温度”后生产出的各个不同级别的纳米铁粉或者其它金属粉,而且特性有着明显的区别,经过分级分选和配比后可广泛用于不同行业或领域。该专利申请所记载的技术方案是申请人在纳米金属粉末材料加工技术领域首次提出了“切割”这一加工的概念,利用研磨介质之间的相对高速往复碰撞和摩擦即可将原料金属粉加工至纳米级别,而这种研磨介质之间单位时间内的高速往复运动的次数可以称为“频率”,其对原料的粉碎过程可称为“切割”;并且提出了具体的加工参数,并且通过实践证明了通过设定相应的“切割”频率和控制相应的加工温度就可以加工出优质纳米铁粉这一技术方案。
专利申请号为2006101620469公开了一种金属微、纳米颗粒包覆工艺,该申请的技术方案能在金属粉体材料的表面形成一层厚度为1nm—3nm的高质量防氧化保护层,以下称为“DQ包覆法”。想较传统的纳米金属粉末的包覆工艺,该技术方案包覆率更高,抗氧化时间更长。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使用在飞机玻璃座舱内屏蔽电磁、雷达波纳米金属粉末屏蔽效果不完全的问题而提供了一种飞机玻璃座舱内电磁、雷达波屏蔽专用纳米铁粉。
本发明是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飞机玻璃座舱内电磁、雷达波屏蔽专用纳米铁粉,是由以下方法制成,在-5℃——0℃的情况下,高频切割次数设定在每分钟5500次——6000次的情况下将原料加工成粉体颗粒形状为球体的专用隐形技术的纳米铁粉,再用分别分选出D3=21nm D25=22.1nm D50=25nmD75=27.2nm D97=30.3nm的颗粒分布集中的粉体材料,而后再用“DQ包覆法”对铁粉颗粒继续厚度为:2nm-3nm的防氧化包覆,将包覆后的粉体材料输入到高速研磨机中进行粉体颗粒的表面处理,再用高磁充磁机对纳米铁粉颗粒进行充磁,使其成为磁场分布均匀的饱磁纳米铁粉颗粒。
本发明技术优势:
1、本发明技术优势一是;在制作飞机驾驶舱玻璃时将饱磁纳米铁粉颗粒按照万分之一比例掺入,使其形成浑然一体,一举解决了离子镀金属反射膜的镀膜和使用中的维护。
2、本发明技术优势二是;因为使用该项技术的主要材料为纳米铁粉,而且铁粉在金属原料中是贱金属,其价格几乎纳米金粉和纳米银粉的数千分之一,再有离子镀金属反射膜的用量一般在千分之一左右,这样算起来本发明技术的成本和离子镀金属反射膜相比可以忽略不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惠民,未经王惠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7951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钉枪中板与储钉单元的组合体
- 下一篇:一种用于喷涂的智能臂机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