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数字键盘中文笔画结构输入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74344.1 | 申请日: | 2008-0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36463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06 |
发明(设计)人: | 周接富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接富 |
主分类号: | G06F3/023 | 分类号: | G06F3/023;H04M1/2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30006江西省南昌***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数字键盘 中文 笔画 结构 输入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手机、电脑、数字电视遥控器、固定电话数字键盘的中文输入法,具体地说是一种使用数字键盘上0~9键就能迅速输入汉字的中文输入方法。
背景技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手机、电脑、数字电视在生活中越来越普及。但在现实生活中当人们需要与这些电子产品进行人机对话时,用拼音法常因不熟悉拼音而有输不出某些字的烦恼;五笔字型输入法因其方法过于繁杂,不容易熟练掌握,已逐渐被人们所淡忘。且其不能在手机等数字键盘上使用。大部分手机用户都使用拼音法发短信息,但有不少人由于不熟悉拼音或拼不准而用错别字代替,或干脆少发甚至不发信息。给手机用户带来不便,使得手机的功能不能得到充分应用。目前大部分手机配备的笔画输入法都是基本笔画连续按键输入,根本无法体现汉字的特征,且输入速度慢,基本没人愿意使用。去年用于手机的国笔笔画输入法虽然在基本笔画增加了25个常用偏旁部首但继续应用连续输入笔画直至出现为止,还是没能体现汉字的特征,且重码率不比拼音法少多少,不利于中国文化和中华文明的推广与传播。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改变已有笔画输入法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既能充分体现汉字特征,又简明快捷、容易掌握、重码率低的汉字键盘输入方法。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1,一种手机、电脑、数字电视遥控器、固定电话等数字键盘的中文输入法,使用键盘上的0~9键作为输入键,其特征为:(1)把汉字的基本笔画分为:横(一)、竖(丨)、撇(丿)、点(丶)、折(乙)5类,并与(1、6)、(2、7)、(3、8)、(4、9)、(5、0)键相对应;(2)把汉字按书写顺序分为自上而下和自左至右两大类;自上而下书写的:横(一)、竖(丨)、撇(丿)、点(丶)、折(乙)与1、2、3、4、5键对应,自左至右书写的:横(一)、竖(丨)、撇(丿)、点(丶)、折(乙)与6、7、8、9、0键对应;或,自左至右书写的:横(一)、竖(丨)、撇(丿)、点(丶)、折(乙)与1、2、3、4、5键对应,自上而下书写的:横(一)、竖(丨)、撇(丿)、点(丶)、折(乙)与6、7、8、9、0键对应。
表1 汉字笔画与数字键对应表:
2,汉字取码规则:(1)明显上下结构的汉字按书写笔画顺序取上部结构的前三笔(不足三笔按实际笔数输入)和下部结构的前1-2笔共4-5个笔画取码;例:汉字“岸”取码“2521”、“25213”或“7076”、“70768”;(2)明显左右结构的汉字按书写笔画顺序取左部结构的前三笔(不足三笔按实际笔数输入)和右部结构的前1-2笔共4-5个笔画取码;例:汉字“明”取码“7068”、“70680”或“2513”、“25135”;(3)无明显结构的汉字按书写笔画顺序取前4-5笔输入按横(一)、竖(丨)、撇(丿)、点(丶)、折(乙)输入(1、2、3、4、5)相应数字键,例;汉字“不”取码“1324”、不足4笔的按实际笔画输入,例:汉字“寸”取码“124”即可。(4)对应(6、7、8、9、0)结构取码时也可采用第一码为(6、7、8、9、0)余下码仍用(1、2、3、4、5)如汉字“岸”取码“7521”、“75213”,汉字“明”取码“7513”、“75135”。
由于本发明采取了以上技术,较之现有技术方法具有以下优点:
1、充分体现汉字象形文字特征,有利于中国语言文字的推广,有利于中华文明的传播。
2、简明易学、方便实用。只需几分钟就可以掌握该输入法,练习几小时即可熟练应用该方法。非常适用于无法熟练掌握五笔字型输入法且又不熟悉拼音的人群。
3、单手操作。只需0~9数字键,盲打不易出错,输入速度大大加快。
4、重码率低。本方法重码率远远低于拼音法和国笔输入法。
5、尤其适用手机、遥控器、固定电话等只有数字键的电子产品的人机对话。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接富,未经周接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7434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云台控制装置
- 下一篇:向防盗螺杆装置传递拧紧或拧松力矩的扳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