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350支纱线的生产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810072901.6 申请日: 2008-06-18
公开(公告)号: CN101608367A 公开(公告)日: 2009-12-23
发明(设计)人: 徐志武;夏华;黄克华;曾德军 申请(专利权)人: 新疆雅戈尔棉纺织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D02G3/28 分类号: D02G3/28;D01H5/46;D01H5/72
代理公司: 乌鲁木齐新科联专利代理事务所(有限公司) 代理人: 欧 咏
地址: 844002新疆维吾*** 国省代码: 新疆;65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350 纱线 生产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优质高支棉纱的生产技术,尤其是长绒棉高支纱的加工生产,特别适宜一种350支纱线的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纺织行业是我国的支柱型产业,随着扩大出口的需求,生产优质高支棉纱成为企业的生命线,因此也为企业的技术创新拓展了平台,该行业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财力,使中国这个古老的产业正在发生着巨变,当然一种350支纱线的生产方法采用紧密赛络纺的合成工艺得到了行业的追捧,成为技术创新的关注点也在情理之中。江南大学纺织服装学院的杨丽丽、谢春萍等在2007(1)《纺织科技进展》刊物上发表了题为《紧密赛络纺棉纱关键影响因素的优化设计》论文,介绍了紧密赛络纺的纺纱原理和特点,并通过对纱线性能的对比分析,对紧密赛络纺棉纱的关键影响因素(吸风负压、集聚牵伸、隔距块、钢丝圈)进行了优化设计,为纺制紧密赛络纺棉纱提供了参考;上海二纺机厂生产的EJM128K型细纱机上装配紧密赛络纺纱装置,采用普通6833金属上销、YJ2-142H型摇架和瑞士Bracker公司的钢丝圈,以定量4.25g/10m的精梳纯棉粗纱喂入,进行同台同锭纺纱,试纺纱线密度为9.72×2tex,也提供了类似的信息;同时纺织导报网对杨丽丽、谢春萍等关于《紧密赛络纺棉纱的结构及性能研究》的揭示,介绍了紧密赛络纺的纺纱原理,探索了紧密赛络纺棉纱特殊的成纱结构与性能,试验得出紧密赛络纺棉纱具有聚集纱及合股线两个方面的优点,毛羽明显减少,强力和条干得到改善,纱线光洁紧密,退捻后能明显看出其双股结构等信息。目前检索到的技术都是对紧密赛络纺棉纱本身的结构与性能进行优化研究,未涉及生产工艺综合利用的问题,本生产方法的构思是将赛络纺与紧密纺技术综合应用,获得的紧密赛络纺的350支纱线,既具有紧密纺毛羽少的优点,又能发挥赛络纺合股的效果,同时能在普通纺纱机上完成并纱和捻线过程,减少固定资产投入,降低了生产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350支纱线的生产方法,是将赛络纺与紧密纺工艺综合应用,在传统环锭纺上产出的新型双股纱线,显著改善了纱的质量,尤其是使纱线的强力、毛羽,条干的质量均达到了350支纱线的指标,同时降低了设备投入与生产成本,推动了精纺织品的深加工。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所提供的一种350支纱线,纱线指定英制支数为350支,所织布面纹理清晰,手感滑爽,光泽柔和,深受市场认可。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350支纱线的生产方法,包括紧密、赛络纺的工艺,以特质长绒棉为原料,以开清棉、梳棉、预并条、条卷、精梳、并条、粗纱、细纱、络筒的步骤实施:

开清棉:机组对棉纤维开松、混合、去杂,每卷定量:14.0-15.0千克;

梳棉:针齿细梳理棉纤维,定量:32.0-36.0克/10米,总牵伸95-100倍,锡林速度350-370转/分,锡林-盖板隔距0.18、0.15mm,道夫转速13-14转/分;

预并条:纤维并合,降低不均匀率;定量:31.0-33.0克/10米,输出速度240-260米/分,机械牵伸5-6倍,罗拉隔距11×9×17mm;

条卷:梳理棉条合并成卷,定量:48.0-52.0克/10米,输出速度90-98米/分,配合率0.85-1.00%,重量牵伸1.40-1.60倍;

精梳:棉卷二次梳理,定量:21.0-24.0克/10米,控制锡林转速240-260转/分,隔距40-50mm,落棉率16-17%,机械牵伸15-18倍;

并条:强化纤维平行度;定量:19.0-21.0克/10米,输出速度240-260米/分,机械牵伸6-7倍,罗拉隔距46×54mm,匀整点990-998mm;

粗纱:加大牵伸,减轻定量;粗纱工序两次:第一次定量:2.9-3.1克/10米,第二次定量:0.9-1.0克/10米,总牵伸倍数80-90倍;

细纱:粗纱条牵伸为细纱,定量:0.30-0.32克/米,总牵伸倍数62-63倍,后区牵伸倍数1.0-1.14倍,锭速5900-6100转/分;细纱机加装2.25型前区压力棒装置,并在吸风管表面设置两条长为20-24mm的圆弧型的吸风槽;

络筒:清除纱线的疵点,绕卷成筒。

所述的生产方法,设置的吸风槽的上、下槽与中间区域均保持1.0-1.3mm的隔距;喇叭口渐变尺寸为9.0-11.0mm,线性过渡尺寸为2.3-2.6mm,以下端口中心隔距为基准,在4∶1点微动。

所述的生产方法,选特质长绒棉,控制纤维细度、强度、长度的质量指标。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疆雅戈尔棉纺织有限公司,未经新疆雅戈尔棉纺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7290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