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充气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810072116.0 | 申请日: | 2008-1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03377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4-08 |
发明(设计)人: | 周文三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文三 |
主分类号: | F04B41/06 | 分类号: | F04B41/06;F04B35/00;F04D25/16;F04D25/02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朱 凌 |
地址: | 台湾省***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充气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充气装置,特别是指一种具有充气与泄气两种功能的充气装置,该充气装置可进行低压高流量及高压低流量二阶段充气而具有高充气效率。
背景技术
充气装置广泛使用于救生艇、橡皮筏及轮胎等充气作业上。为了产生加压气体,并将其打入待充气的物体内,一般的充气装置由一空气压缩机构成,该空气压缩机具有一气体压缩筒以及一活塞,此活塞可以在马达的带动下在气体压缩筒内作往复运动,从而完成气体的吸入、压缩以及产生加压气体。
常用的空气压缩机虽然能够产生高压气体,作为打气之用,然而,其所能产生的气体流量较小,当用在需要大量充气的物体(例如橡皮艇)时,充气需要时间长,效率低;此外,常用的空气压缩机一般不能或是不利于提供泄气的功能;再者,常用的空气压缩机在充气过程中,使用者常要不时看着压力表,以免充气量超过设定的压力值。
因此,应该有另一种具有高充气效率的充气装置产生,并且能提供泄气或抽气的功能。本案即是在此基础上,由发明人潜心研究而完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充气装置,其充气时间短,充气效率高,且具有泄气的用途。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充气装置,包括一盒体、一第一气体压缩装置、一第二气体压缩装置、一储气管与一控制装置;盒体的内部具有收纳空间;第一气体压缩装置装设在盒体内部,具有一第一马达、一在第一马达运转时产生具有第一压力与第一流量的加压气体的气舱体及一与气舱体连通、将其产生的加压气体送出的出气孔;第二气体压缩装置装设在盒体内部,具有一第二马达、一在第二马达运转时产生具有第二压力与第二流量的加压气体的第一压缩筒及一与第一压缩筒连通、将其产生的加压气体送出的出气口;储气管装设在盒体内部,设有一排气口、一第一接口及一第二接口,第一接口与第一气体压缩装置的出气孔连结,第二接口与第二气体压缩装置的出气口连结;控制装置装设在盒体内部,包含一中央处理器,该中央处理器与第一马达及第二马达通过驱动电路电性连结,该控制装置测量储气管内的加压气体的压力值,并根据所测量的压力值控制第一马达及第二马达先后运作,分别输出加压气体至储气管内,并由储气管的排气口输出。
上述第一气体压缩装置为一鼓风机;第二气体压缩装置为一具有双压缩筒的空气压缩机,其进一步包含一在第二马达运转时产生具有第二压力与第二流量的加压气体的第二压缩筒及一与该第二压缩筒连通、并将其产生的加压气体送至储气管内的第二出气口;且第二压力大于第一压力,第二流量小于第一流量。
上述第二气体压缩装置中的第二压缩筒排气端的外周壁上设有一四边形的嵌合垣,而排气座的连接端具有在该排气座的基板两相向侧延伸出的L型的夹头,两相向夹头间存有空槽,排气座通过L型夹头嵌合在第一压缩筒顶端的嵌合垣而形成气密结合;且排气座的歧管与一转接头结合,该转接头另外通过一导管及另一转接头而与储气管的第三接口结合。
上述第一气体压缩装置为一鼓风机,其具有一与气舱体连通、并可通过管路与一要泄气的物体连接的吸气孔。
上述储气管的第一接口通过一转接头与第一气体压缩装置的出气孔连结,该转接头内设有一可防止空气逆流的止逆阀。
上述第一压缩筒上设有排气端,而排气端与排气座连接,储气管的第二接口与排气座上的歧管连接,从而与第二气体压缩装置的第一压缩筒排气端的出气口相通连结;且第一压缩筒排气端的外周壁上设有一四边形的嵌合垣,而排气座的连接端具有在该排气座的基板两相向侧延伸出的L型的夹头,两相向夹头间存有空隙,排气座通过L型夹头嵌合在第一压缩筒顶端的嵌合垣而形成气密结合。
上述充气装置还包含一电池装置,该电池装置包含一外壳及收纳在外壳内、为控制装置、第一马达及第二马达提供电力的电池。
上述盒体的一侧设有L型的上衔接部与下衔接部,而电池装置的外壳上设有L型、和盒体的上衔接部与下衔接部对应连接的上衔接部与下衔接部。
上述盒体具有二相对的侧壁,该二侧壁上具有一供第一带体穿过的第一带孔及一供第二带体穿过的第二带孔;电池装置的外壳上具有一供第二带体的一端穿过的带孔,将盒体与电池装置连结。
上述充气装置进一步包含一与储气管连接的压力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文三,未经周文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7211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富含蛋白质的冷冻甜点
- 下一篇:乳清蛋白微胶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