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仿洞石瓷砖的生产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0810071821.9 | 申请日: | 2008-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07427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4-15 |
发明(设计)人: | 陈荣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三荣陶瓷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38/06 | 分类号: | C04B38/06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方传榜 |
地址: | 36110***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仿洞石 瓷砖 生产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瓷砖的生产工艺,具体地说是指一种仿洞石瓷砖的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洞石的表面具有许多天然形成的、不规则的孔洞,其学名是凝灰石或石灰华,其色泽 和纹理变化多,质感丰富,条纹清晰,能使被装饰的建筑物呈现古老的历史文化感,常被 用于建筑物的表面装饰。
意大利、土耳其、伊朗是盛产洞石的国家,我国只有极少数地区生产天然的洞石,为 了满足市场的需求,出现了仿洞石。由于洞石表面的孔洞大多是内部尺寸大于其开口的尺 寸,因而无法用模具模制出与天然洞石相同的孔洞。目前市场上出售的仿洞石大多是平面 的,而通过颜色的深浅来表现孔洞的感觉,并不是具有真正孔洞的仿洞石。
中国专利200710079321.5公开了“一种具有真实孔洞的人造洞石及其制备方法”,该 方法以天然洞石为模种,采用软性材料为翻模材料,将其刷在模种表面,并将模种的孔洞 全部填满,待软性材料固化后取下成为软体模,然后再在该软体模周围加装模框,往模框 内注入成材材料,待成材材料凝固后去除模框和软体模。如前所述,天然洞石表面的孔洞 大多是内部尺寸大于其开口的尺寸,因此此方案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制模时无法在所述软 体模不发生变形遭受破坏的情况下将该软体模取离模种,因而此方法实际上无法仿制出天 然洞石的孔洞。
中国专利200610167363.X公开了一种“仿天然洞石瓷质砖”,其主要特点是在瓷砖的 面料中加入发泡料,在高温下产生气泡形成孔洞效果。由于气泡大多是球形的,形状比较 规则,与天然洞石的不规则孔洞具有较大差别。
中国专利200710111632.5公开了“一种仿洞石瓷砖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主要是在 陶瓷烧结过程中,在成型材料中混入低温料并使其发生熔融、气化、渗透等特理化学反应 以形成孔洞。可见,这种方法也是利用产生气泡来形成孔洞,与天然洞石的不规则孔洞具 有较大差别。并且,由于在瓷砖的表层及内部均有孔洞,使瓷砖的强度降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仿洞石瓷砖的生产工艺,其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仿洞石产品表面的 孔洞与天然洞石的孔洞具有较大的差别,仿洞石的效果不逼真的缺点。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仿洞石瓷砖的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将原蜡热熔 后作为粘剂与米糠和/或木糠混合,搅拌后进行造粒,成为以原蜡为粘剂,结合米糠和/ 或木糠的造孔颗粒;将瓷砖粉料布于模框中,再将上述造孔颗粒布于粉料的表面,然后压 制成型并烘干;将混有造孔颗粒的瓷砖表层烘热,造孔颗粒的原蜡粘剂升华气化,将颗粒 松解,残余物通过毛刷及吹气清除,从而在瓷砖表面形成孔洞。
前述一种仿洞石瓷砖的生产工艺,其造孔颗粒的原蜡与米糠和/或木糠的重量比为8: 10。
前述一种仿洞石瓷砖的生产工艺,其步骤2)及3)烘干采用的温度为150℃-250℃。
前述一种仿洞石瓷砖的生产工艺,进一步包括:在吹净后的瓷砖表面进行施釉及印花 工艺,并烧结,最后按所需规格进行切割。
前述一种仿洞石瓷砖的生产工艺,进一步包括:在吹净后的瓷砖表面进行施釉,后置 于垫板上进行表面印花工艺并烧结。
在垫板上涂抹含水糊粘液,使瓷砖固定在垫板上,然后进行印花工艺。
由上述对本发明结构的描述可知,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在本发明 的工艺中,当原蜡受热升华后,米糠或木糠可以被轻易地刷去,留下的孔洞部分具有内部 大、开口小的特点,并且其形状为不规则,而非圆球形,具有天然洞石的孔洞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采用本发明工艺生产出来的瓷砖;
图2为图1中瓷砖表面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仿洞石瓷砖的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一,将原蜡用电热器热熔后作为粘剂与米糠和/或木糠按重量比8:10的比例混合, 搅拌均匀,用造粒机进行造粒,并根据需要用筛粉过滤机过滤得到所需大小的造孔颗粒, 该造孔颗粒为原蜡粘粘剂结合米糠和/或木糠。
二,通过布料机构将瓷砖粉料均匀地布于瓷砖成型机的模框中,再将上述造孔颗粒均 匀地布于粉料的表面,然后瓷砖成型机的压头向下压制成型。
三,用150℃至250℃范围内的温度对瓷砖半成品具有造孔颗粒的表层进行烘干,造 孔颗粒的原蜡升华气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三荣陶瓷开发有限公司,未经厦门三荣陶瓷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7182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水下吸沙罩及水下吸沙装置
- 下一篇:调质生产线工件自动淬火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