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线香及其制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810071759.3 | 申请日: | 2008-09-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694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17 |
发明(设计)人: | 张华安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省金鹿日化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N25/20 | 分类号: | A01N25/20;A01N25/34;A01N65/00;A01P7/00;A01P17/00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松亭 |
地址: | 362331福建省南***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线香 及其 制作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线香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蚊香是人们夏季驱除蚊虫的必需品之一。目前传统的香主要有两类,一类是盘状的蚊 香,盘状的蚊香其体积较大,因此不易折断,但外观不够美观,且点燃时烟雾大;另一类 为线香,烟雾较小,但普通线香只有香薰功能,而无驱蚊功能。
随着人们需求的提高,传统的蚊香由于烟大,气味不佳而逐步被既有驱虫效果、又能 给环境增加芳香气味的新型蚊香取代。其中,中草药由于既具有芳香气味,又有散风除湿、 杀菌降逆等特殊功效而广受欢迎。
中国专利申请号02121215.5,题名为“一种改进型无烟蚊香”,由无烟煤,木炭粉作 为可燃基料,用粘合剂成型,加入适量杀虫剂和微量香料组成。该发明虽然无烟效果好, 但功能单一,不具有中草药香味。
中国专利申请号01142866.X,题名为“一种蚊香基材”,由木粉,树根粘粉、树皮粘 粉组成,其重量百分比分别为40—45%、10—20%,35—45%。同上述的改进型无烟蚊 香一样,该发明的为蚊香基材,本身无香味,也未表明如何进一步实现具有中草药香味的 方案。
中国专利申请号200410155509,题名为“植物蚊香及制造方法”的发明,由蚊子草 和粘结剂组成,作为驱赶蚊子的有效成分蚊子草的重量百分数为80%—90%,但该发明 制作成的直径为0.3cm~1cm,高25cm—35cm的圆柱形蚊香,燃烧时间在1h—1.5h; 制成盘式蚊香,燃烧时间2h-2.5h。该发明的缺陷在于,燃烧时间短,原料耗费多。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驱蚊功能的线香,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本 发明提供的线香烟雾小、不易折断、且同时具有中草药香味及功效。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线香,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组分:
木粉 40—50重量份;
藤粘 15—25重量份;
603胶粉 6—10重量份;
中草药 15—39重量份;
杀虫剂 0.1—1重量份。
前述的木粉选自樟、松、柏等脂类木材中的一种或其组合,也可以由普通的废材进行 处理后,进行粉碎,制成粉末。木粉通常粉碎至80目—100目使用,可以保持线香的表 面细度及线香条内部的紧密度,从而保证线香有一定的强度。若粒度太粗,则线香表面粗 糙,内部疏松,容易折断且不易成形,燃烧时间太快,也不能维持一个晚上(8h)。
前述的藤粘是一种树皮,将其晒干,粉碎成粉末后,作为粘合剂使用。
前述的603胶粉为市场上销售的物品,可以直接购买作为粘合剂使用。
前述的中草药为陈皮、松香、小葩、艾叶、檀香、苍术、白芷、茉莉、丁香中的一种 或其组合,也可根据草药特性自行搭配。
本发明的中草药,同样粉碎至80目—100目使用。
本发明的一种线香,还包括微量香精,其中香精可根据需要选用不同种类,
本发明的杀虫剂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杀虫剂种类和杀虫剂用量,例如0.15—0.3%富 右旋反式丙烯菊酯或其他拟除虫菊酯等。
一种制备前述的线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木粉、藤粘、603胶粉、中草药按上述比例混合;
(2)将混合好的粉末与水放入搅拌机进行搅拌,重量比例为95—105:80左右;.
(3)充分搅拌10—20分钟,使混合物形成块状;
(4)将块状物用液压机进行挤压成条状后,用模具成形线装;
(5)将其风干;
(6)将风干好的线香单面喷涂香精与杀虫剂,之后风干包装。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发明制作的具有驱蚊效果的线香,在同样的燃烧时间和驱蚊效果下,其原料用量 只需普通蚊香的1/3~1/4,甚至1/5,可大量节约原材料,因此,具有节能减排的重大意 义。本发明采用的木粉被粉碎至80目—100目,燃烧充分,烟雾小,对人体的刺激性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金鹿日化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福建省金鹿日化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7175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