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计算机汉字输入方法及其键盘无效
| 申请号: | 200810071433.0 | 申请日: | 2008-07-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44820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1-14 |
| 发明(设计)人: | 谢振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谢振斌 |
| 主分类号: | G06F3/023 | 分类号: | G06F3/023 |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松亭 |
| 地址: | 361000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计算机 汉字输入 方法 及其 键盘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汉字输入方法,特别是指一种计算机汉字输入方法及其键盘。
背景技术
目前的计算机汉字输入方法,主要分为形码、音码和结合音形信息的音形码或形音码。
音码是一种以字音信息为基础的汉字编码,目前大陆流行的音码是“拼音输入法”,拼音输入法的优点是容易学习、上手快,缺点是重码率高,对于非常用的字词和不懂发音的汉字输入较为困难。形码是一种以字形信息为基础的汉字编码,多数以字根为编码基础,如五笔字型、郑码等,它们的优点是重码率比拼音码大大降低,输入速度较快,但缺点是学习掌握的难度较大,需要记忆的东西太多,一段时间不用就很容易忘记,而且多数的部件拆分不符合字源字理,不利于汉字文化的传承、教育和发展。另外也有一些结合音形或者笔画信息的汉字编码,但基本上都一样无法兼顾易学、高效、科学的矛盾。
我们大家知道,汉字最早是一些象形符号,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这些符号按照一些规则组合成更加复杂的形体,代表更加复杂的意义。这些规则就是我们常说的六书。古代把那些象形符号称为“文”,而合成出来的符号称为“字”,就是所谓的“独体为文,合体为字”之说。六书包含了汉字的造字法和用字法: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假借、转注。汉代的许慎著述的《说文解字》对汉字的字源、字构、意义,有着较科学全面的整理和记述。汉字虽然经过了几千年的演变,但是这些基本的构造原则一直没有变化,也正是因为汉字的这种巧妙的设计,使得它成为如今世上仅存的一种表意文字。现代汉字的独体字,就相当于古代的“文”,是负载有一定文化含义的基本元素。而现代汉字的合体字,就相当于古代的“字”。除了少量的指事、会意字外,约80%以上的合体字属于形声字。由于经过漫长的演变,汉字产生了较大的形体改变,部分甚至出现了讹误。从造字用字的角度看,出现了大量用字分化、假借、引申、繁化、简化、变异等形态,从而出现了大量的新汉字和异体字,使得汉字这个家族的成员日趋庞大。但统计表明,在同一个时代里的实际使用汉字数量并不是很多,大约在5千~1万左右。特别是常用的汉字,非常集中。因为汉字的使用不是均等的,不同汉字具有不同的使用频度,它们符合一定的分布规律。
既然汉字本来就是通过一些基本字形元素,通过一些原则组合起来的,那么就一定可以分解还原出这些基本元素来。并对这些元素进行序列化和编码,从而得到汉字的完全信息编码。按照信息理论,不难证明这样的方法是最佳的编码方法。因为基本元素本身是信息的高度聚合体,它不是随机的笔画组合,而是具有稳定形体的、负荷一定内涵的笔画组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计算机汉字输入方法难学、不科学的缺点,提供一种易学、高效、科学的计算机汉字输入方法及其键盘。
在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描述之前,对一些基本术语定义如下:
【构件】:由一组笔画组成,是组成汉字或部件的字形元素(零件)。
【子字】:是组成汉字的一组具有稳定形体和含义的笔画组合。它是负荷有一定含义的构件,是组建复杂汉字的元素。也可称为“偏旁”、“字块”、“合成部件”等。
【部件】:即不能继续拆分的子字,是具备一定含义的最小汉字构造单位,又称为“字根”、“基元”、“基础部件”等。在本说明书中主要用来描述汉字的基本编码元素。
【义件】:汉字结构中和汉字意义关联的部件。合体字一般都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义件”,不过经过长期演变,部分汉字“义件”的含义关联已经不明显或者完全丢失。
【部首】:统领一组汉字意义归属的基础部件,它代表一族汉字的意义特征或共性归纳,也是一般字典归部的依据。
【部首层次拆分】:首先拆出汉字的部首,再拆出剩下子字的部首,如此重复直到取尽,产生一个部首序列,此过程即称为部首层次拆分。
【义并】:是根据字根的字源、含义进行归并,凡是属于“同源”的字根,虽然形体产生了较大的演变,但他们的含义是一致的,所以看作是“等价字根”,归并为一个部件,比如“水氵氺”、“火灬”、“心忄”、“艸艹”等,它们的篆书字形其实是完全一样的,含义也是完全一样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谢振斌,未经谢振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7143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