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耐久型复合抗菌非织造布材料的制造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71104.6 | 申请日: | 2008-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19460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10 |
发明(设计)人: | 粘伟诚;杨道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鑫华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M11/76 | 分类号: | D06M11/76;D06M11/13;D06M13/463;D06M101/32 |
代理公司: | 厦门龙格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娄烨明 |
地址: | 362241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耐久 复合 抗菌 织造 材料 制造 方法 | ||
1、一种耐久型复合抗菌非织造布材料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将具有非溶出型高效抗菌作用的非水溶性银微粒鳌合体系与溶出型的氯系季铵盐进行有效的组合,配置成一定浓度的抗菌剂溶液,采用该抗菌剂对化学纤维非织造布进行浸轧整理,即可获得综合了主动抗菌和被动抗菌作用的非织造布。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久型复合抗菌非织造布材料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非溶出型银的鳌合物为碳酸银或溴化银的纳米微粒鳌合物;其中所述的季铵盐为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或双十八烷基二甲基氯化铵,具有良好的表面处理性能和抗菌性能;两者的配比按前者10%-60%,后者90%-40%的比例。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耐久型复合抗菌非织造布材料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碳酸银或溴化银的纳米微粒鳌合物与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或双十八烷基二甲基氯化铵的最佳配比为前者25%,后者75%。
4、如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一种耐久型复合抗菌非织造布材料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的后整理工艺是指用浸渍、喷洒等方法将配制得的抗菌剂施加到已成型非织造布卷材上,并烘干定型即可,无需进行其它的表面预处理工序。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耐久型复合抗菌非织造布材料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碳酸银、溴化银纳米微粒鳌合物抗菌组分:将这两种材料进行研磨,使其达到10nm以内,并通过乳化、鳌合等手段将其均匀稳定的分散到浓度极低的水性树脂中,制得碳酸银、溴化银的纳米鳌合物悬浮液,一般银的含量为20~1000ppm。其粒径被分解到10nm以下的碳酸银、溴化银,在施加到纤维表面后,人们的肉眼以无法观察到它们的存在,且在满足抗菌要求的条件下其发生变色,也不会影响纤维制品的外观。在该粒径下的抗菌微粒,已经几乎完全融入到纤维的表面的微小空隙中,在过鳌合物、表面活性剂的协同作用下,洗涤和摩擦带来的危害对其影响降低到了几乎可以忽略的程度。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耐久型复合抗菌非织造布材料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双十八烷基二甲基氯化铵抗菌组分:在所选择的两种季铵盐中,都具有对合成纤维表面油剂较好的处理能力和纤维的附着能力,同时在水中的溶解度极小,一般1.3g/100g水,需要适当的减少其实际使用量,使其与化纤材料的配比达到平衡。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耐久型复合抗菌非织造布材料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复合抗菌整理体系:针对碳酸银、溴化银纳米微粒鳌合物抗菌组分与季铵盐组份各自的优势和不足,特别选择将二者各自的活性组分进行保护并混合,发挥各自的优点并加强另一组分的性能,其配置工艺如下:
将鳌合银微粒体系加入少量水性树脂并稀释;将季铵盐粉末加非极性溶剂溶解再放水中溶解得到季铵盐溶液;两者按比例混合体系;配置得到的复合抗菌体系清澈透明,内部抗菌剂分布均一。
8、如权利要求1、2、3、5、6或7任一一项所述的一种耐久型复合抗菌非织造布材料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选用150g/m2的100%废料纺聚酯纤维缝编非织造布作为基材,选用含银100ppm的碳酸银纳米微粒鳌合物溶液100kg作为抗菌剂A组分,用50g无水乙醇将50g的双十八烷基二甲基氯化铵润湿,逐步加入水溶解,至完全溶解后加水至400kg,作为抗菌剂B组分,将两种组分的抗菌剂混合制得抗菌整理液,经如下整理工艺流程后即可制得具有高效耐久抗菌的缝编非织造材料:
放卷——饱和浸渍轧至150%带液率——烘筒预烘干至50%以下带液率——经拉幅烘箱烘干定型——切边——成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鑫华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福建鑫华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71104.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轴的密封结构
- 下一篇:薄膜晶体管矩阵基板的制造方法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D06M 对纤维、纱、线、织物、羽毛或由这些材料制成的纤维制品进行D06类内其他类目所不包括的处理
D06M11-00 用无机物或其配合物处理纤维、纱、线、织物或这些材料制成的纤维制品;和机械处理相结合的处理,如丝光
D06M11-01 .用氢、水或重水;用金属氢化物或其配合物;用硼烷、二硼烷、硅烷、二硅烷、膦、二膦、、二、胂、二胂或它们的配合物
D06M11-07 .用卤素;用氢卤酸或其盐,用氧化物或卤素的含氧酸或其盐
D06M11-32 .用氧、臭氧、臭氧化物、氧化物、氢氧化物或过化合物;从具有两性元素—氧键的阴离子衍生的盐
D06M11-51 .用硫、硒、碲、钋或其化合物
D06M11-58 .用氮或其化合物;如硝酸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