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连接输送管的法兰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71008.1 | 申请日: | 2008-05-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66004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17 |
发明(设计)人: | 陈荣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荣辉 |
主分类号: | F16L23/032 | 分类号: | F16L23/03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1009福建省厦***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 输送 法兰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连接输送管的配件,尤其涉及一种连接输送管的法兰。
背景技术
目前,输送管之间的连接一般有三种方式:1、直接焊接:直接焊接时要在安装现场进行,一般要进行试装、焊接、清除焊渣,酸洗等一系列工序,安装后拆卸不便,而且焊接质量不易检查。2、管接头连接:一般适用于小直径的输送管,通常有焊接式管接头、卡套式管接头、扩口式管接头等,这些方式都是靠接头体和管材上制作的螺纹连接,要求精度高,装配工艺复杂,易损伤管材,成本高。3、法兰连接:工作可靠,装拆方便,但往往要在输送管的端口焊出或铸出法兰,制作精度要求高,增加成本。
若采用这种固定式的法兰进行相互连接时,装拆维保十分不便。
此外,一般的法兰连接装置使用时只是将设于2根输送管材的端口的法兰直接对靠,再通过螺栓锁紧连接。这种法兰连接装置存在如下缺点:若2根输送管材的管径不同,尤其是差别大时,当流体流过2根输送管材的结合面时,会发生突然变径,能量突变,易损坏输送管材及法兰装置,且易形成局部阻力系数增大,因此不太适合输送管材的变径连接。另外,一般的法兰连接装置不太适用于端口翻边的输送管材的连接。
公告号为CN2161798的实用新型专利提供一种圆管成型法兰装置。该装置由一对环状法兰、一只锁合装置和一条气密垫片组成。在环状法兰上设有结合切口,以便用结合块将环状法兰连接,在环状法兰下端设有容置槽,利用容置槽前缘的延伸环状片通过机具将延伸环状片与圆形风管端缘加工成型各种结扣形式;由二只环状法兰上部斜面组成的斜角处于锁合装置的倒V形环内,便于组配二风管;再加上处于二环状法兰之间的气密垫片能有效地防止气流外泄,并且接合牢固。
公告号为CN2466472的实用新型专利提供一种卡套式快装管道法兰,由法兰套盘、压环、卡圈、密封圈组成,将法兰套盘套在管子上,在管子端头刻几道凹槽,把卡圈放入管子凹槽内,合上两半压环,使压环内壁凹槽落在卡圈上,将法兰套盘前推,套入两半压环并与压环结合到位,将密封圈套入管端头,用螺栓连接另一法兰盘,在管子端头固定,因此安装方便快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装拆方便、可缓变径、可适用于端口翻边输送管材的连接输送管材的法兰。
本发明设有本体;本体设有中心通孔,本体的两端均为法兰,法兰上设有螺栓孔。
中心通孔最好为渐变径中心通孔。
本体两端的法兰最好设有与中心通孔同轴心线的凸台或凹槽,形成凸形法兰或凹形法兰,本体可为双凸形法兰本体、双凹形法兰本体或凸凹形法兰本体。
螺栓孔最好设有至少3个。
本体为整体式结构,也可为分体组合式结构,如:可由上下两部分或左右两部分组合通过紧固件连接而构成,分体式结构可更方便装拆。
本发明工作时,须与设置在输送管材上的法兰组合使用以达到发明目的。例如,当需要将2根输送管材连接时,2根输送管材的端口均设有法兰,将本发明两端的2个法兰分别与2根输送管材的端口的法兰螺栓连接即可。装拆十分方便。由于本发明所设的中心孔可为等径或渐变径的过渡通道,所以可形成缓冲通道,这样就可避免2根输送管材的端口直接对靠连接因管径不同所发生的能量突变、减少水流局部阻力,降低水头总损失,可有效避免输送管材及法兰装置的损坏。当所需连接的输送管材的端口为翻边结构时,2根输送管材端口一般是设有凸形法兰套或凹形法兰套,常规连接是将2根输送管材端口分别所设的凸形法兰套与凹形法兰套相互嵌合,再通过螺栓连接,若在2根输送管材端口的凸形法兰套与凹形法兰套之间增设本发明,由于本发明的2个法兰可设有凹槽或凸台结构,所以可将本发明的2个法兰分别与2根输送管材端口的凸形法兰套和凹形法兰套相互嵌合并通过螺栓连接,因此,本发明非常适用于端口翻边输送管材的连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外观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和2,本发明设有本体1,本体设有中心通孔11、本体1的两端均为法兰,2个法兰12和13上分别设有4个螺栓孔14和6个螺栓孔14。中心通孔11为渐变径中心通孔。2个法兰12和13分别设有凹槽15和16,形成双凹形法兰。凹槽15和16的轴心线与中心通孔11的轴心线重合。中心通孔11为渐变径中心通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荣辉,未经陈荣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7100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孔洞有序排列的多孔硅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灯光控制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