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纳米银字画保护液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810070997.2 申请日: 2008-04-30
公开(公告)号: CN101481891A 公开(公告)日: 2009-07-15
发明(设计)人: 张宝荣 申请(专利权)人: 张宝荣
主分类号: D21H21/36 分类号: D21H21/36
代理公司: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代理人: 张松亭
地址: 361009福建省*** 国省代码: 福建;35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纳米 字画 保护 及其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纳米银溶液,特别涉及可用于字画及古籍藏书抗菌(防霉)防水的纳米银保护液。

背景技术

人们书写、绘画、绘图所用的宣纸、纸张大部分都由棉纤维,竹纸,木纤维等有机纤维制造而成。这些成分决定了纸张、字画、都怕潮、怕湿、怕水。如果字画,艺术品,或者是藏书,由于保管不善而生潮,发霉,那将使收藏者蒙受无法弥补的精神损失和经济损失。

从古到今,字画、图书的防霉、驱虫方法极多,要么采用樟脑密封箱内存贮,要么采用价格昂贵的方式(采用恒温,除湿设备,或者是建造专用贮藏室)。国家文物管所,各地图书单位,为了确保字画,图书,文物,需花费资金兴建专门的防潮,除湿,恒湿馆???所其人力资源的投入或经济资金投入都相当大。而民间大部分字画,藏书的储存都仅是放置樟脑丸,虽然对防霉,驱虫的确有一定效果,但许多品牌的樟脑丸都会有POCD(对二氯苯)的化学物质,它已被列为第六类有毒品类,对人体有副作用。

挂在家中墙壁上的字画,一般要选择不潮湿的墙壁张挂,并要挂于室内避开水蒸气的地方,预防平时的湿气附着在字画上;二是当雨季到来之前,需暂时将裸露的字画收藏起来,梅雨季节过后,及时选择晴朗,干燥的天气,将字画逐一展开或张挂,以便在通风中驱散潮气。这种繁琐的张挂要求和字画保持的刻意环境要求,使一些人采用有害的化学试剂,或者采用复膜涂层,这样有可能改变原有的艺术风貌价值,而造成的损失更大。例如,中国专利CN1042332公开了一种布质字画保护方法,该方法采用环氧树脂胶在字画表面涂覆。可使字画质地坚实,并具有防水、防虫、耐酸碱、耐脏、耐高温等特点,使字画作品得以长久保存,但使用该方法不易保持字画的原貌。

现在也有使用玻璃框,将字画置于其中保藏的方法,该方法防尘效果好,但实际上却难以完全隔绝水气的进入。由于宣纸等纸张是吸潮的,水气从进入玻璃框后会逐渐累积,所以时间一长,往往会造成纸张由于吸湿而吸附到玻璃上的现象。

综合以上传统或现代的防霉、防潮方法,为字画艺术市场存贮、张挂,带来了诸多不便麻烦,同时也制约了字画艺术市场的发展。

银的应用已有数千年,大量研究发现,银用于抗菌治疗具有无毒、无过敏、无耐药性、无交叉药物干扰等诸多优点。其抗菌原理是当银离子与微生物接触时,它能与微生物细胞膜结合且牢固吸附,穿透细胞壁进入细胞内,使细胞内的蛋白质凝固,破坏细胞内酶的活力而使细胞死亡,因此具有杀菌作用。而纳米银的直径小,接触面积大,其杀菌效果是普通银的几百倍,极少量的纳米银即可产生强大的杀菌作用,在环境保护、纺织服饰、医疗卫生等各方面已有广泛应用。

例如,中国专利CN1569366公开了一种纳米银水溶液制剂其制备方法、用途及其使用方法,该溶液中含纳米银0.05~1.5,可用于治疗男性性病,因此人体无刺激作用,长期使用不会引起中毒等不良反应。

又如,中国专利CN1726782公开了一种活性碳纤维-纳米银复合医用抗菌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发明材料是活性碳纤维上吸附有200-400mg/pg的Ag。制备方法是将前躯体含碳纤维采用气化结合活化法制得活性碳纤维,通过浸入或喷洒含银溶液并振荡使得纳米银颗粒嵌入纤维内部,最后加工得到成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以上字画保护方法的缺陷,提供一种价格低廉,对人体无毒害,能使字画、古籍藏书长期防潮、抗菌,且不影响其字画宣纸的原有艺术质感的纳米银字画保护液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纳米银字画保护液,按重量百分比该组合物包括以下组分:

纳米银     10ppm~1000ppm

硅烷基     0.5%~20%

硅烷偶联剂 0%~20%

在上述组合物中,纳米银的含量优选为10ppm~100ppm。

硅烷基的含量优选为2%~10%。

硅烷偶联剂的含量优选为1%~10%。

当硅烷偶联剂的含量为0%时,硅烷基的含量为15%~20%。

本发明的字画保护液中所用的硅烷基包括,但不限于:烷氧基甲硅烷基,链烯氧基甲硅烷基,酰氧基甲硅烷基,氨基甲硅烷基,氨基氧基甲硅烷基,肟基甲硅烷基,酰胺基甲硅烷基。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宝荣,未经张宝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7099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