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感应式电力结构及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0810070969.0 | 申请日: | 2008-04-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67584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0-28 |
| 发明(设计)人: | 李建忠;张庐山;童士维;李国良;陈志豪;王筱菁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灿坤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J17/00 | 分类号: | H02J17/00;H02J4/00;H01F38/14 |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松亭;杨依展 |
| 地址: | 361006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感应 电力 结构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有关于一种电力装置,尤指一种感应式电力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于电子科技的进步,使得家中的家电产品越来越多,一般家电产品可 分为充电式以及非充电式的,充电式家电产品每使用一段时间,就必须接上 充电器进行充电,充电器的电源插头与外部电源作电性连接,非充电式家电 产品则直接将电源插头与外部电源作电性连接,每一种充电式家电产品启动 时所需消耗功率都有不尽相同,所以充电器的电气规格也不尽相同,因而使 得各式各样的充电器堆放在家里,当家电产品越来越多时,家里的电源插头 则到处都是,让家里感觉十易的凌乱。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感应式电力结构及系统,其克服了背景技术所存在的当家电 产品越来越多时,家里的电源插头到处都是,让家里感觉十分的凌乱的不足。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之一是:
一种感应式电力结构,它包括一感应线圈模块以及一电力控制模块。该 感应线圈模块,其用以通过磁力线产生感应电流。该电力控制模块,该电力 控制模块与该感应线圈模块作电性连接,其中该电力控制模块用以将该感应 线圈模块所产生之感应电流提供给一家电用品。
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例中,该电力控制模块包含一主控制模块、一电力 输出模块、一人机接口模块、一电路保护模块,该电力输出模块、该人机接 口模块、该电路保护模块与该主控制模块作电性连接,该电力输出模块与该 家电用品作电性连接,该电力输出模块电性连接该感应线圈模块,该主控制 模块驱动该电力输出模块供应感应电流给该家电用品。
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例中,该人机接口模块具有一电力状态显示单元、 一动作状态显示单元以及一功能设定单元。
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例中,该电路保护模块具有一过电压保护单元、一 过电流保护单元以及一过热保护单元。
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例中,该电力控制模块更包含一无线辨识模块,其 用以将该家电用品之信息无线传输至用以提供该磁力线之磁力产生装置。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之二是:
一种感应式电力系统,它包括一磁力控制模块、一第一感应线圈模块、 一第二感应线圈模块以及一电力控制模块。该磁力控制模块,其中该磁力控 制模块包含一第一主控制模块,一线圈驱动模块、一第一人机接口模块、一 第一电路保护模块以及一第一无线辨识模块,该线圈驱动模块、该第一人机 接口模块、该第一电路保护模块以及该第一无线辨识模块与该第一主控制模 块作电性连接。该第一感应线圈模块,该第一感应线圈模块与该线圈驱动模 块作电性连接。该电力控制模块,该电力控制模块与该第二感应线圈模块作 电性连接,该电力控制模块包含一第二主控制模块、一电力输出模块、一第 二人机接口模块、一第二电路保护模块以及一第二无线辨识模块,该电力输 出模块、该第二人机接口模块、该第二电路保护模块以及该第二无线辨识模 块与该第二主控制模块作电性连接,该电力输出模块与一家电用品作电性连 接,藉由该第一无线辨识模块与该第二无线辨识模块,该第一主控制模块得 知该家电用品启动时所需消耗的电力,进而驱动该线圈驱动模块,提供适当 的电流值至该第一感应线圈模块,该第一感应线圈模块产生磁力线,该第一 感应线圈模块的磁力线通过该第二感应线圈模块而产生感应电流,该第二感 应线圈模块的感应电流输入该电力控制模块,该第二主控制模块驱动该电力 输出模块供应电力给该家电用品。
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例中该磁力控制模块还包含一线圈检知模块,该线 圈检知模块与该第一主控制模块作电性连接,该第一感应线圈模块包含一主 感应线圈组以及一副感应线圈组,该主感应线圈组与该线圈驱动模块作电性 连接,该副感应线圈组与该线圈检知模块作电性连接。
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例中还包含一电池模块,其中该电池模块系与该磁 力控制模块电性连接。
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例中还包含一电力供给单元以及一电压转换单元, 该电力供给单元与该电压转换单元以及该磁力控制模块作电性连接,该电压 转换单元用以与交流电源或直流电源作电性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灿坤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厦门灿坤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7096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汽车座位的扶手组件
- 下一篇:用于合成汽油的烃组分的工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