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白鹤芋人工繁育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0810070733.7 | 申请日: | 2008-03-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38795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13 |
| 发明(设计)人: | 詹启成;李雪;祁英;叶清梅;简丽观 | 申请(专利权)人: | 阳光国际集团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01H4/00 | 分类号: | A01H4/00;C12N5/04 |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文华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戴中生 |
| 地址: | 362000***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白鹤 人工 繁育 方法 | ||
1、一种白鹤芋人工繁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母本预处理:把白鹤芋母株从盆中整株取出,去掉根系,剥除叶片后清洗干净获得根茎;
2)外植体采集与原种制作:削去根茎外表皮直至根茎上根眼消除干净,去除根茎顶部叶片保留生长点,整个根茎的长度取10~20mm,将根茎进行消毒后用无菌水漂洗3~5次,每次3~5分钟;
3)原种诱导:将步骤2制得的原种接种于MS改良培养基附加3~5mg/1的6-BA、0.5~1mg/1的NAA、15~40g/1的蔗糖及6~8g/1的琼脂,并在26±3℃、光照强度300~5001x的条件下进行培养,每天光照12~14小时,培养4~5周后当顶芽抽出长度大于20mm时,去除顶部叶片留取8~10mm基部并对剖生长点,如果基部生长出多个小芽则切割成1~3芽/团,将剖切后的原种或团接种于MS改良培养基附加3~5mg/1的6-BA、0.5~1mg/1的NAA、15~40g/1的蔗糖及6~8g/1的琼脂,并在26±3℃、光照强度1500~20001x的条件下每天光照12~14小时,培养4~5周获得丛生芽团;
4)增殖扩繁:将制取的丛生芽团分切成3~5芽/团块,当团块上芽高大于25mm时,从离芽基部20mm处去除顶叶,然后将各团块接种于MS改良培养基附加3~5mg/1的6-BA、0.5~1mg/1的NAA、15~40g/1的蔗糖及6~8g/1的琼脂,并在26±3℃、光照强度1500~20001x的条件下每天光照12~14小时,培养4~6周获得更多的丛生芽团;
5)壮苗生根:将步骤4制得的丛生芽团分割成2~4芽/团,接种于附加0.5~1mg/1的活性炭、15~40g/1的蔗糖及6~8g/1的琼脂的MS改良壮苗培养基中,并在26±3℃、光照强度1500~25001x的条件下每天光照12~14小时,培养6~8周获得具有5~10个芽的苗团,芽高15~30mm,把苗团分切成1~3芽的单株或团块,即可获得成品白鹤芋组培苗株。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白鹤芋人工繁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采用的消毒水是浓度为0.1%的升汞溶液。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白鹤芋人工繁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母株在从盆中取出之前的7-10天,不浇水施肥,使母株的叶片轻度萎蔫。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阳光国际集团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阳光国际集团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70733.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产床改进的座板结构
- 下一篇:一种超薄护翼卫生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