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耐张塔横担地电位带电作业安全距离扩展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0810070707.4 | 申请日: | 2008-03-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86624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15 |
| 发明(设计)人: | 陈国信;邓开清;吴增辉;郑联发;洪志超;陈安;严有祥;卢维物;游小华;洪炳黑;谢国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省厦门电业局 |
| 主分类号: | H02G1/02 | 分类号: | H02G1/02 |
| 代理公司: | 福州展晖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陈如涛 |
| 地址: | 361009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耐张塔横担 电位 带电作业 安全 距离 扩展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架空线路带电作业方法,特别是一种耐张塔横担地电位带电作业安全距离扩展方法。
背景技术
由于同塔架设的耐张输电线路中铁塔塔型、导线的布置、相间距离与单回线路相比都不相同,尺寸显得紧凑,在一定程度上,给日常维护检修工作,特别是给带电作业带来不便。例如:110KV输电线路耐张塔跳线处于运行自然状态下,跳线最大弧垂为1350mm,上相跳线距离中相横担最接近点竖直距离为1600mm。按照《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中带电作业规定,“带电作业时人身与带电体的安全距离电压等级为110kV者不得小于1.0米”,带电作业人员在横担上的实际活动空间就只有600mm不到,按照常规作业方法,难以保证带电作业的正常开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扩展安全距离、使带电作业人员在耐张塔横担上具有足够活动空间的耐张塔横担地电位带电作业安全距离扩展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途径来实现的。
耐张塔横担地电位带电作业安全距离扩展方法,其要点在于,包括有如下步骤:
1、提供一种带电作业操作杆并作为限距杆,将其杆头与跳线交叉并连接,并将其尾部以可饶连接轴心摆动的方式或与跳线上方的横担连接或与跳线上方的耐张绝缘子串的连接金具连接,此连接金具位于耐张绝缘子串与横担之间,连接中和连接后均应保持跳线与杆塔之间的最小距离大于规程所限定的最小距离,
2、提供一种带电作业操作杆并作为扩距杆,将其杆头或直接与限距杆连接,或与跳线交叉并连接,
3、在杆塔上外推扩距杆使跳线向外上方摆动至合适距离后,将扩距杆尾部固定在跳线下方的横担上。
耐张绝缘子串的跳线具有一定的弛度和柔性,《架空线路验收规程》具有线路跳线与杆塔最小距离的规定,例如,110kV线路跳线与杆塔最小距离为1100±50mm,在确保跳线与横担之间必须保持的绝缘距离,利用扩距杆将跳线撑开,增大跳线与下方横担距离,满足作业人员在操作时有充裕的操作空间。跳线被推开时,限距杆限制跳线与横担保持最小安全距离大于1100±50mm;跳线被推开一定距离时,限距杆和扩距杆共同保证跳线固定在一定位置,确保作业人员在充裕的空间内操作。
无论是横担,还是位于耐张绝缘子串与横担之间的连接金具都位于跳线上方的中部位置,都可以用来作为限距杆的支撑件,而此后的跳线也都在相对该二者作摆动。
扩距杆的作用在于推动跳线摆动并固定跳线在适合的位置,而无论是与限距杆连接、还是与跳线连接均可以发挥此作用。
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具体作业所需的空间,结合耐张塔的具体实际,可以方便的确定扩距杆向外上方扩展的具体距离。
本发明的目的还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来实现。
所说的限距杆最好有两根或三根,并以跳线的长度方向中心点对称分布,第三根限距杆分布在跳线长度方向中心点上。
两根限距杆可以组成一种虚拟的平面,从而将限距杆之间的跳线比较完整、移动量一致的移动到位。
所说的扩距杆最好有两根或三根,并以跳线的长度方向中心点对称分布,第三根限距杆分布在跳线长度方向中心点上。
这样,可以将扩距杆之间的跳线比较完整、移动量一致的移动到位,并且移动过程较顺畅。
对于限距杆以及扩距杆杆头的具体结构有多种选择,以下时其中两种:
限距杆杆头以及扩距杆杆头分别固定有螺栓式紧固线夹,将其钩住跳线并紧固在导线上以勾连导线;
螺栓式紧固线夹是一种常规技术,在架空线路中多用。
限距杆杆头以及扩距杆杆头成一种开口叉形,叉槽深度大于跳线的三倍直径,以该叉槽叉连跳线。
进一步的优化是:在开口叉中嵌设有一种由弹簧片弯制而成的内开口叉,叉口内缩成缩口形。
以这种内开口叉可以叉连跳线更稳靠。
限距杆杆头以及扩距杆的尾部具有一种闭合的圆环,以穿套在圆环中的绳索绑扎横担上的角钢以固定在横担上。
进一步的优化是:该圆环可以是与杆身一体构造,也可以是位于一种双圆环防滑套上而与杆身分体构造,双圆环防滑套上具有两个圆环,其中一个圆环是可以紧固在杆身外周的圆环紧固件。
综上所述,本发明相比现有技术具有如下优点:利用跳线的架空特点,扩展安全距离、使带电作业人员在耐张塔横担上具有足够活动空间,扩展方法简便实用,操作方便,无需特别学习,以架线工的现有技能一学即会。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厦门电业局,未经福建省厦门电业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7070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痰盂
- 下一篇:一种数据接收方法及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