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四管制热泵、热水三用中央空调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70702.1 | 申请日: | 2008-03-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35993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06 |
发明(设计)人: | 林贤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贤华 |
主分类号: | F24F3/08 | 分类号: | F24F3/08;F25B30/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50000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制热 热水 中央空调 系统 | ||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了一种四管制热泵、热水三用中央空调系统
二、背景技术
目前一般水冷大中型中央空调或是地温热泵中央空调只能是夏天供冷水或是冬天供热水的双管制供水,不能满足有些房间要求供冷有些房间要求供热,且生活热水系统基本上都是通过液化气、电、油、锅炉进行加热的,使用时消耗大量的燃料,而中央空调制冷时要大量的热量通过冷却塔释放出去,这些热量没有很好利用。
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一种四管制热泵、热水三用中央空调系统,能同时四管制提供载冷剂,可以全年内同时供给热载冷剂、冷载冷剂和生活热水,对房间温度实现灵活调节,供冷供热都可以,全天提供生活热水。本发明是这样构成的:1.一种四管制热泵、热水三用中央空调系统由热泵、热水机组,蒸发冷却塔,室内换热器,冷凝泵,冷冻泵,热水循环泵,热水保温箱组成,热泵、热水机组由压缩机,热水换热器,冷凝器,过滤器,节流机构,蒸发器组成,其特征在于:1)所述的压缩机的出口通过管路与热水换热器入口相连,热水换热器在出口与冷凝器入口相连,冷凝器出口与过滤器入口相连,过滤器的出口与节流机构进口相连,节流机构出口与蒸发器进口相连,蒸发器出口与压缩机入口相连;2)所述的冷凝器通过阀门分别与室内换热器和蒸发冷却塔相连,所述的室内换热器和蒸发冷却塔通过阀门分别与冷凝泵相连,所述的冷凝泵通过阀门与冷凝器相连;所述的蒸发器通过阀门分别与室内换热器和蒸发冷却塔相连,所述的室内换热器和蒸发冷却塔通过阀门分别与冷冻泵相连,所述的冷冻泵通过阀门与蒸发器相连;3)所述的热水换热器的出口通过管路与热水保温箱入口相连,所述的热水保温箱的出口与热水循环泵的入口相连,所述的热水循环泵出口与热水换热器入口相连。
本发明三用中央空调系统设备投资少,节能减排,降低运行费用。
四、附图说明
图1是四管制热泵、热水三用中央空调系统原理图。
图2是四管制活塞、涡旋、螺杆、多级离心热泵、热水三用中央空调系统原理图。
图3是四管制螺杆式、多级离心式热泵、热水三用中央空调系统原理图。
图4是翅片蒸发冷却塔平视图。
图5a、图5b是翅片蒸发冷却塔俯视图。
图6a、图6b是图4中的I-I视图。
上述图中A热泵、热水机组,A1压缩机,A2冷凝器,A3蒸发器,A4两用节流机构,A5制冷节流元件,A6制热节流元件,A7A8电动阀,A9过滤器,A10制冷用膨胀阀、节流孔板,A11制热用膨胀阀、节流孔板,A12制冷用浮球阀,A13制热用浮球阀,A14热水换热器,B翅片蒸发冷却塔,B1翅片盘管,B2冷却风机,B3冷却塔循环泵,B4布水器,B5集水槽,C辅助供热设备,D1冷凝泵,D2冷冻泵,D3热水循环泵,D4热水供水泵,E室内换热器(空调器),F热水用户,G热水保温箱,H排气阀,J膨胀水箱和补水,K阀门。
五、具体实施方式:
在夏季全部或多数室内换热器E1供冷、少数室内换热器E2供热或供冷同时制热水时,蒸发冷却塔B或少数室内换热器E2或热水换热器A14为热泵、热水机组的排热源,全部或多数室内换热器E1为热泵、热水机组的吸热源,制冷剂在蒸发器A3内吸取来自全部或多数室内换热器E1或热水换热器A14的热量而蒸发制取7℃冷载冷剂送入全部或多数室内换热器E1使用。制冷剂再经压缩机压缩成高温高压过热蒸汽进入热水换热器A14和冷凝器A2,由热水换热器A14带走热量加热水并送入热水保温箱G或由蒸发冷却塔B带走热量并排至空气中或由少数室内换热器带走热量并加热室内。
在冬季全部或多数室内换热器E1供热少数室内换热器E2供冷或制热水时,蒸发冷却塔B或少数室内换热器E2为热泵、热水机组A吸热源,全部或多数室内换热器E1或热水换热器A14为热泵、热水机组A排热源,制冷剂在蒸发器A3内吸取来自蒸发冷却塔B或少数室内换热器E2热量蒸发制取冷载冷剂送入少数室内换热器E2使用,制冷剂再经压缩机压缩成高温高压的过热蒸汽进入热水换热器A14加热水并送入热水保温箱G,进入冷凝器A2加热循环载冷剂制取45℃到50℃热载冷剂,送入全部或多数室内换热器E1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贤华,未经林贤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7070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重复编码的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一种在多输入多输出系统中信道盲均衡方法和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