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移动厕所有效
| 申请号: | 200810070701.7 | 申请日: | 2008-03-0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24254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09 |
| 发明(设计)人: | 吴旭榕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旭榕 |
| 主分类号: | A47K11/00 | 分类号: | A47K11/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50013福建省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移动 厕所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移动厕所。
背景技术
现有的便器设备很多,包括各种具备自动清洗功能的便器设备,利用这些设备的厕所也 很多,运用比较成功的有德国瓦尔公司的产品,但这些产品价格过高。目前公共厕所的卫生 一直是人们最关心的问题,移动厕所的卫生仍然无法解决,分析原因很重要的原因是服务跟 不上,清洁工作的时间段与使用者使用时间容易冲突,所以我们经常可以看见厕所内一边有 人在方便,一边有人在作清洁工作,造成清洁工作人员工作不方便又不好意思,于是清洁工 作人员工作难以作得充分、仔细,这样一来便器上及周边地板常有污物,再次使用者更不会 注意卫生,草草了事,照成恶性循环,因此也可分析出清洁工作人员的工作环境是照成移动 厕所卫生不好的重要原因之一,另外现有技术还提供了可转动接头的技术,例如 200520025512.X、98240218.X、03213145.3、94235667.5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或至少减少上述问题,生产一种可提高清洁工作人员的工作环境或 有利于保证移动厕所地板卫生的一种能改善卫生环境的移动厕所。
技术方案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移动厕所,包括至少一个便器、支承结构、入厕门, 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厕所包括有使用间和清洗间,所述移动厕所采用一种地板装置,所述地 板装置的地板面是可移位的,使用间内地板面可移位至所述的清洗间内清洗。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移动厕所,所述地板装置的地板面是可移位并被替 换的,使用过受污染的地板面可移位至所述的清洗间内清洗,所述的清洗间内可输送出干净的 地板面,所述干净的地板面可移位至所述使用间内提供使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移动厕所,所述清洗间是设置在所述使用间旁边的 一个独立的清洗空间或是设置在所述地板面下方的清洗空间。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移动厕所,所述地板装置包括脚踏支承板、转轴、 循环带,脚踏支承板设置在所述支承结构上,脚踏支承板的两侧各有一根转轴设置在所述支 承结构的轴承上,上述循环带套在上述两根转轴外,脚踏支承板设置在循环带的内部,循环 带的上面部分形成所述的地板面,上述转轴可转动并带动上述循环带在上述脚踏支承板上滑 动,当所述便器采用为小便器时,上述循环带就可形成所述使用间的地板面,当所述便器是 蹲式便器时,对应蹲式便器的开口上述脚踏支承板设置有一个开口,对应蹲式便器的开口上 述循环带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开口,当上述循环带上设置有一个开口时,上述循环带形成使用 间的地板面,使用受污染后的地板面移动到清洗间通过人工或机械清洗,清洗后的地板面移 动恢复到使用间原来位置提供使用,当上述循环带采用两个开口时即在上部循环带和下部循 环带各有一个开口,上述上部循环带和下部循环带的开口以及脚踏支承板设置的开口重叠设 置在上述蹲式便器的开口上方,这样使用受污染后的上部循环带移动到脚踏支承板下方,下 部循环带移动到脚踏支承板的上方,移动后上述下部循环带和上部循环带的开口以及脚踏支 承板设置的开口仍然重叠设置在上述蹲式便器的开口上方,当然我们还可在循环带上设置三 个或三个以上的开口,也就是说有三个或三个以上的使用间的地板面交替提供使用,当然这 样我们在清洗间内还要设置传动转轴以便于循环带延伸到清洗间内,当所述便器采用坐式便 器时,循环带对应坐式便器底座的位置设置有开口。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移动厕所,所述地板装置包括脚踏支承板、转轴、 传输带,脚踏支承板设置在所述支承结构上,上述脚踏支承板的两侧分别有一根主动转轴和 一根从动转轴设置在所述支承结构的轴承上,上述传输带缠绕在上述主动转轴和从动转轴上, 上述传输带平直部分位于上述脚踏支承板的上方,上述传输带的平直部分形成所述的使用间 的地板面,上述主动转轴可转动并带动上述传输带在上述脚踏支承板上滑动,上述从动转轴 上缠绕有一卷干净的传输带,上述主动转轴上连接有上述传输带的一端,上述主动转轴可转 动并带动上述传输带在上述脚踏支承板上移动,上述从动转轴可不断输送出干净的传输带, 上述主动转轴可转动并卷入使用过的传输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旭榕,未经吴旭榕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7070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