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魔芋一年两熟的栽培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810070367.5 | 申请日: | 2008-09-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11275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4-22 |
发明(设计)人: | 张盛林;刘海利;牛义;王启军;廖学雷;刘红艳;张大学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G1/00 | 分类号: | A01G1/00;A01C1/00 |
代理公司: | 重庆弘旭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周韶红 |
地址: | 400716***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魔芋 一年 栽培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作物种植业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人工调节魔芋成熟期实现一年两熟的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魔芋(Amorphophallus konjac)是天南星科(Araceae)魔芋属(Amorphophallus blume)多年生草本植物,又称蒟蒻。魔芋是西南山区资源优势明显、产业化开发前景较好的特色产业,700米以上山区均有种植。生产、加工、销售产业链已经形成,是山区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发展魔芋的种植对扶贫、环保、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有很大意义。但由于魔芋产业起步较晚,栽培技术落后,通常生产中魔芋在每年3-4月下种,11月集中成熟倒苗,挖收则集中在11月到1月,在同一块土地上一年仅能收获一季;另一方面,魔芋粉新货要11月中下旬才能生产出来,加之魔芋粉不耐贮藏,经过7~8月高温期后质量普遍下降,9~10月经常出现魔芋粉脱销的供不应求的状况。因此,让魔芋原料一年有两季上市时间,对魔芋粉的均衡供应和产业的稳步发展有重要意义。目前尚无魔芋一年两熟的栽培方法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同一块土地上一年种植两季魔芋,并收获两季鲜魔芋的方法。传统的魔芋栽培不管采用冬播或春播,都会因生理性休眠作用在地里度过2~6个月时间才能自我解除休眠而生长,一般是4月下种,6月出苗,11月倒苗挖收,这样每年仅仅种植和收获一季。本方法选择最冷月月均温在摄氏18度以上的地区,在4月份采用传统的魔芋栽培技术春播下种,6月出苗,10月倒苗挖收。紧接着于11月采用当年2—4月1—15度低温贮藏的魔芋球茎或根状茎播种,12月出苗,次年4月倒苗并可挖收和加工商品芋,5月提供魔芋粉新货上市。这样在同一块土地上,当年4月和10月收获两季鲜魔芋,达到一年两熟的目的。
本发明魔芋一年两熟的栽培方法依次通过下列步骤实现:
(1)2—4月将上一年收获的其中一部分魔芋球茎或根状茎,通过整理,去掉伤病种芋,贮藏在1—15℃的冷藏库中;4月将上一年收获的另一部分魔芋球茎或根状茎,按照传统方式进行魔芋的下种、田间管理,10月魔芋正常倒苗后挖收,得魔芋球茎或根状茎;
(2)11月,取出2-4月贮藏在1-15℃的冷藏库中的魔芋球茎或根状茎,进行魔芋的下种、田间管理,于次年4月倒苗后挖收加工;
(3)按步骤(1)、(2)循环操作,每年4月和10月获得两季鲜魔芋。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在同一块土地上,每年4月和10月收获两季鲜魔芋,达到一年两熟的目的。熟性可保持下去,并且操作简单,比培育早熟品种省时省钱。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在同一块土地上,当年4月取魔芋球茎或根状茎500公斤播种,6月出苗,田间管理、10月挖收后腾空土地;同时当年2月取魔芋球茎或根状茎500公斤,贮藏室在10-15℃的环境下,11月取出,在腾空的土地上正常栽植,12月出苗,次年4月挖收加工,从而达到一年两熟的目的。
实施例2:
在同一块土地上,当年4月取魔芋球茎或根状茎500公斤播种,6月出苗,田间管理、10月挖收后腾空土地;同时当年3月取魔芋球茎或根状茎1000公斤,贮藏室在5-10℃的环境下,11月取出,在腾空的土地上正常栽植,12月出苗,次年4月挖收加工达到一年两熟的目的。
实施例3:
在同一块土地上,当年4月取魔芋球茎或根状茎500公斤播种,6月出苗,田间管理、10月挖收后腾空土地;同时当年4月取魔芋球茎或根状茎2000公斤,贮藏室在1-5℃的环境下,11月取出,在腾空的土地上正常栽植,12月出苗,次年4月挖收加工达到一年两熟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大学,未经西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7036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纳米银性保洁杀菌沐浴露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折叠蚊帐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