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室内太阳能辅助通风采暖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70271.9 | 申请日: | 2008-09-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82014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3-11 |
发明(设计)人: | 丁勇;李百战;李楠;刘红;刘猛;姚润明;连大旗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大学 |
主分类号: | E04H1/04 | 分类号: | E04H1/04;E04F17/06;E04F17/04;E06B7/02;F24J2/00 |
代理公司: | 重庆大学专利中心 | 代理人: | 胡正顺 |
地址: | 400044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室内 太阳能 辅助 通风 采暖系统 | ||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通风采暖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利用太阳能促进室内通风采暖的建筑节能装置。
二、背景技术: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建筑能耗已达到总能耗的27.5%,而且,这一数字还将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迅猛发展而不断增加。因此,随着节能减排基本国策的树立,建筑节能工作的开展也显得更加的意义重大。按照国家关于实现建筑节能65%的目标规划,除了改进建筑围护实现节能30%~35%外,在能耗设备系统上也要实现节能30%以上。因此,这就需要在建筑设计的各个方面进行充分考虑,有机结合各项技术措施,降低建筑设备系统方面的能耗。其中,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改善室内热湿环境,降低空调能耗,是实现上述目标的重要途径。
根据人们长期的生活经验,有效的夏季室内通风,是改进室内人体热舒适的重要手段之一。研究表明,当风速每增加0.15m/s,相当于在同等舒适程度下室温可提高0.6℃。实验结果表明,穿着轻薄衣着的人们(1.3met,0.4clo),在风速1m/s、相对湿度50%时,室内气温达到29℃时,仍会感觉舒服。在此条件下,当风速从0.15m/s提高到1m/s时,人体的热舒适感觉指标PMV将提高48个百分点(从1.119变为0.576),而此时室内的温度可以升高3.4℃,同样可以满足人体的热舒适要求。由此可见,有效地组织室内的通风,是夏季改善人体热舒适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气流的组织,可以实现室内设定温度的提高,从而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根据资料表明,在夏季空调时,室内温度每升高1℃,将减少能耗8%~10%。由此可见,有效的室内通风组织,是在满足人体舒适要求的条件下节能降耗的重要手段之一。
太阳,蕴藏着丰富的能源,目前对于太阳能的利用主要在对其热能的利用,即光-热的利用,也就是常说的太阳能热水器;近年来,随着光-电技术的发展,人们逐步开始研究太阳能发电技术的应用。这些技术是对于太阳能的主动利用,需要增加一定的设备投资。除了对太阳能的主动应用外,在建筑上的太阳能应用一体化设计的被动式应用方式也是利用太阳能的有效方式,而且这种方式不需要增加设备投资,可以充分利用太阳本身所固有的特性,实现对太阳能源的合理利用,从而达到更舒适、更自然的太阳能利用。
目前,对于太阳能被动式利用的方式主要是太阳房,这在北方地区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其主要原理是利用太阳的热能使室内的温度达到、保持某一要求值。但对于夏热冬冷地区,由于此类地区夏季炎热,冬季寒冷,一味的利用太阳的热能来提高室内温度显然不是利用的重点,而更有效的利用方式是可以实现两者兼顾,即在冬季可以实现被动太阳房的功能,而在夏季又可以利用太阳能实现室内的通风降温,从而更有效的利用太阳能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
现有利用太阳能促进建筑室内通风装置,如公开号为CN1862014A的“太阳能通风装置”专利,公开的装置由太阳能集热室、中空导风筒、哥氏力风轮和进风管组成。其太阳能集热室又由集热罩、吸热板、石英沙层和壳体组成;中空导风筒又由集热罩、吸热板和骨架组成;哥氏力风轮由哥氏力驱动轮和风叶轮串连而成。该装置结构复杂,成本高,只能利用太阳能在夏季促进室内通风,不能利用太阳能在冬季促进室内采暖,且不便与建筑物形成一体化建造,增加建筑的复杂性,从而增加建筑成本,不便推广应用。
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利用太阳能促进建筑室内通风装置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室内太阳能辅助通风采暖系统,具有结结构简单,成本低,在夏季能促进通风,在冬季能促进采暖,既能降低能耗,又能与建筑一体化建造,施工方便等特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大学,未经重庆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7027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窗机室外新风引入的结构
- 下一篇:空调器的室外机及其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