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工字型结构压拉转换施力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0810070225.9 | 申请日: | 2008-09-0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54297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1-28 |
| 发明(设计)人: | 龚尚龙;孟云;吴海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交通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1L1/00 | 分类号: | G01L1/00;E04C3/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恒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谢殿武 |
| 地址: | 400074***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工字型 结构 转换 施力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抗拉结构的施力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工字型结构压拉转换施力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对似工字型结构的腹板、腹板与上、下缘板交接处承载力测试(特别是腹板与上、下缘板采用焊接)时候,对似工字型结构加载通常采用在预制场地设置地锚(或组装巨型反力架等装置)、钢丝绳连接、通过固定在地锚上张拉千斤顶张拉进行工字型抗拉,需要大量的机具设备及附属设施,施工过程中悬拼结构存在诸多不安全因素,工艺复杂,工序繁多、技术难度大、措施费用高、建设工期长;为解决以上问题,出现万能张拉机理论,如果能够实现,施工速度将显著提高,但万能张拉机产生的费用非常之高昂,以致大幅度提高施工成本。
因此,需要一种抗拉结构的施力装置,施工所需设备少,体积小,工艺简单,施工过程安全快速,施工成本低。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工字型结构压拉转换施力装置,施工所需设备少,体积小,工艺简单,施工过程安全快速,施工成本低。
本发明的工字型结构压拉转换施力装置,包括压力装置、上压块和下压块,所述上压块和下压块均为纵向的槽状结构,所述槽状结构的两侧边内侧向中间弯曲形成两顶压段;使用时,工字型结构上缘板和下缘板分别位于上压块和下压块的槽状结构内,所述上压块的两顶压段分别位于工字型结构腹板两侧向下顶在下缘板上面,下压块的两顶压段分别位于工字型结构腹板两侧向下顶在上缘板下面;所述压力装置包括上承压板和下承压板,所述上承压板设置于上压块的上部,下承压板设置于下压块的下部。
进一步,所述上压块和下压块的槽状结构两侧边沿纵向并列设置至少一个横向开口槽,使槽状结构两侧边形成齿状结构,所述齿状结构中,上压块和下压块横向开口槽的宽度分别大于下压块和上压块齿的宽度;使用时,上压块和下压块的齿纵向并列交叉。
进一步,所述上压块以可拆卸的方式固定设置在上承压板上;
进一步,所述上承压板和上压块之间、下承压板和下压块之间以及上压块和下压块之间分别物理对中;
进一步,所述上压块和下压块的槽状结构的拐角处为圆弧过渡;
进一步,所述上压块和下压块横向开口槽的槽底为圆弧形。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工字型结构压拉转换施力装置,采用上下压块将压力机的巨大压力转变成对于工字型结构的巨大拉力,以普通压力机完成似工字型结构抗拉,较常规在预制场地设置地锚或组装巨型反力架等装置极大地简化了工艺,节省了大量钢材,避免了巨大的钢构件安装,不存在安装及安全设施处理等高昂的措施费,提高了工效;抗拉过程中结构的整体性显著提高,安全风险大大降低,保证了抗拉过程中的安全性;施工所需设备少,体积小,工艺简单,施工过程安全快速,施工成本低,为工字型结构抗拉提供了一条可行的途径。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剖面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侧视图;
图3为本发明上压块的结构主视图;
图4为本发明上压块的结构侧视图;
图5为本发明下压块的结构主视图;
图6为本发明下压块的结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剖面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侧视图,如图所示:本发明的工字型结构压拉转换施力装置,包括压力装置、上压块3和下压块4,上压块3和下压块4均为纵向的槽状结构,槽状结构的两侧边内侧向中间弯曲形成两顶压段,上压块3和下压块4的槽状结构的拐角处为圆弧过渡,消除受压过程中的应力集中,延长装置的使用寿命;使用时,工字型结构上缘板8和下缘板9分别位于上压块3和下压块4的槽状结构内,上压块3的两顶压段5分别位于工字型结构腹板7两侧向下顶在下缘板9上面,下压块4的两顶压段6分别位于工字型结构腹板7两侧向下顶在上缘板8下面;压力装置包括上承压板1和下承压板2,上承压板1设置于上压块3的上部,下承压板2设置于下压块4的下部,上压块3以可拆卸的方式固定设置在上承压板1上,利于施工,防止施工过程中偏离中心;上承压板1和上压块3之间、下承压板2和下压块4之间以及上压块3和下压块4之间分别物理对中,使工字型结构受力均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交通大学,未经重庆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7022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环保鞋及中底、大底、鞋垫制造方法
- 下一篇:一种液压式缓冲闭门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