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用行星式主离合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70221.0 | 申请日: | 2008-09-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49310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1-21 |
发明(设计)人: | 孙冬野;罗勇;秦大同;刘振军;邓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大学 |
主分类号: | F16D45/00 | 分类号: | F16D4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恒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谢殿武 |
地址: | 400044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行星 离合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用离合装置,特别涉及一种车用行星式主离合装置。
背景技术
离合装置是车辆的必要结构,其结构主要是由离合器主动摩擦片、从动摩擦片两部分构成。其中主动摩擦片与发动机等动力输出装置的输出端连接,从动摩擦片与变速箱的输入轴相连。
车辆起步前,主动摩擦片和从动摩擦片处于分离状态,随着离合器的接合,主、从动摩擦片之间通过压紧力的增加使摩擦力矩增大,从动摩擦片开始转动,摩擦力矩也经过变速器等机构驱动车辆开始行驶,直至离合器主、从动摩擦片完全接合。换挡过程时离合器的工作过程也与起步相类似。
评价主离合器工作品质主要包括滑摩功和冲击度两项技术指标。其中滑摩功主要受离合器主、从动摩擦片转速差的影响,而冲击度则与离合器的接合速度密切相关,二者数值的大小是相互矛盾的:如果离合器接合时间长,车体冲击度相对较小且车辆起步平稳,但滑摩功相对较大、离合器磨损较大,降低离合器的使用寿命;与之相反,如果离合器接合时间短,车体起步冲击度相对较大且车辆舒适性降低,但滑摩功相对较小、离合器磨损较低,可确保离合器的使用寿命。
因此,需要一种离合装置,可有效地降低起步过程中离合器主、从动摩擦片之间的转速差,降低起步冲击度并大幅度减少滑摩功,同时亦可减少离合器起步接合时间,能够使滑摩功和冲击度充分协调,提高车辆的舒适度,延长离合器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车用行星式主离合装置,降低起步过程中离合器主、从动摩擦片之间的转速差,使车辆起步冲击度低并大幅度减少滑摩功,同时亦可减少离合器起步接合时间,能够使滑摩功和冲击度充分协调,提高车辆的舒适度,延长离合器的使用寿命。
本发明的车用行星式主离合装置,包括与动力装置相连的动力输入轴、与变速器相连的动力输出轴、主动摩擦片和从动摩擦片,所述主动摩擦片固定设置在动力输入轴上,还包括行星轮系和单向离合器,所述行星轮系包括太阳轮、行星轮和外齿圈,所述从动摩擦片固定设置在从动轴上,所述太阳轮固定设置在动力输入轴上,外齿圈与动力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行星轮转动配合设置在行星架上,运行时,动力由从动轴通过单向离合器传递至行星架,所述单向离合器的外环为动力输出环,内环为动力输入环,所述行星架与外环固定连接,从动轴与内环固定连接。
进一步,所述从动轴为从动轴套结构,所述从动轴套转动配合套在动力输入轴外圆周,单向离合器的内环套在从动轴套的外圆周;
进一步,所述从动轴套为T形结构,所述从动摩擦片设置在T形结构大头的内圆面。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车用行星式主离合装置,采用行星轮系结构的离合装置,使从动摩擦片在与主动摩擦片起步结合前就具有一定的转速,降低起步过程中离合器主、从动摩擦片之间的转速差。与传统车辆主离合器相比,在相同起步控制时间的条件下,实现了在减少滑摩功的同时,因主从动摩擦片转速差减小,接合速度要求降低,从而减少了车体冲击度,使滑摩功和冲击度充分协调,既提高了车辆起步过程的乘坐舒适性,又可延长主离合器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原理图;
图3为本发明在车辆启动时滑摩功和冲击度与现有技术对比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的原理图,如图所示:本实施例的车用行星式主离合装置,包括与动力装置2相连的动力输入轴1、与变速器9相连的动力输出轴10、主动摩擦片12和从动摩擦片3,主动摩擦片12固定设置在动力输入轴1上,还包括行星轮系,行星轮系包括太阳轮11、行星轮7和外齿圈8,从动摩擦片3固定设置在从动轴4上,太阳轮11固定设置在动力输入轴1上,外齿圈8与动力输出轴10固定连接,行星轮7转动配合设置在行星架6上,运行时,从动轴4通过单向离合器5驱动行星架6转动;
本实施例中,单向离合器5的外环为动力输出环,内环为动力输入环,行星架6与外环固定连接,从动轴4与内环固定连接,采用此种结构的单向离合器,便于从动轴4与行星架6的配合安装;
本实施例中,从动轴4为从动轴套结构,从动轴套转动配合套在动力输入轴1外圆周,单向离合器5的内环套在从动轴套的外圆周,从动轴套为T形结构,从动摩擦片3设置在T形结构大头的内圆面,从动摩擦片3与主动摩擦片12沿轴向间隔并列交错设置,从动轴4采用从动轴套结构,可以使离合装置结构紧凑,体积小,便于安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大学,未经重庆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7022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