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纳米级盐基性铅盐制备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0810069950.4 | 申请日: | 2008-07-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07158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1-19 |
发明(设计)人: | 谭光明;王德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太岳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K9/10 | 分类号: | C08K9/10;C08L27/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1326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纳米 级盐基性铅盐 制备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盐基性铅盐制备工艺,制别是涉及一种纳米级盐基性铅盐的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盐基性铅盐是聚氯乙烯(PVC)加工热稳定剂中最常用的一种,国内外生 产盐基性铅盐已有数十年历史。由于其在水相中晶型易于长大的特性,市售产品晶型较大, 细度多在200目左右,在PVC加工过程中表现出分散性差,如在挤出口模上易析出、PVC 制品表面常有不分散白点,从而影响制品的外观和品质;此外,由于盐基性铅盐的亲水性能, 易导致运输和贮存中的吸潮和结团,使用过程中也容易发生分散性,稳定性差等问题。
为了控制盐基性铅盐的粒径,使其分散性能有所提高,欧洲及日本等国家公开的专利技 术通常在反应过程中加入成核剂(如氧化硅、碳酸钙)和有机酸盐的水乳液来控制晶型以提 高产品的性能;由于成核剂(如氧化硅、碳酸钙)本身的细度难以控制,脂肪酸盐的水乳液 是水均匀性,不能从根本上阻断晶型的增长,故性能不可能有根本改善;国内也有利用晶体 已长大的盐基性铅盐,采用超声波、高速搅拌、球磨等物理方法来实现微晶的专利报道。但 它们在工艺上均存在重复加工、费用高、生产操作性能差等问题;国内目前采用的复合微晶 三盐基硫酸铅的制备方法,采用的无机晶型控制剂(如硅灰石粉、高岭土、碳酸钙等),其含 量高(10.2%~34.0%),粒度较大,产品只适合制造中低端PVC制品或低端复合铅盐原料。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的一种纳米级盐基性铅盐制备工艺,该工艺能有效解决粒径可控、 运输贮存过程中的吸水结团、生产过程中的分散性、稳定性等关键技术,从根本上提高纳米 级盐基性铅盐在PVC树脂中的分散性和相融性以及产品的热稳定性能。
本发明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加以实现:
纳米级盐基性铅盐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黄丹水磨或制浆,采用不锈钢离心磨伴水研磨,黄丹与水的重量比为1.0∶4.0±0.5范围 内;
(2)催化反应,加入冰醋酸作为催化剂,其中:冰醋酸的用量为黄丹量的0.3%~1.5%;再 加入硫酸、亚磷酸或邻苯二甲酸进行催化反应,反应温度为60℃~95℃范围内;
(3)粒径控制,催化反应完成后2小时内,加入粒径控制剂,粒径控制剂为黄丹重量的 0.5~2.0%范围内,搅拌反应0.5小时完成盐基性铅盐粒子的包覆处理;
(4)脱水及母液水循环,采用离心机或板框压滤机脱水处理;母液水循环用于水磨或制浆 工序以及催化反应工序;
(5)干燥成型,滤饼既可选择旋转闪蒸干燥机干燥成型;也可先进行静态干燥,再粉碎风 选成型。
所述的纳米级盐基性铅盐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制备的纳米三盐基硫酸铅含量(以PbO 计)大于或等于88.0%;制备的纳米二盐基亚磷酸铅含量(以PbO计)大于或等于88.0%, 制备的纳米二盐基邻苯二甲酸铅含量(以PbO计)大于或等于80.0%。
所述的纳米级盐基性铅盐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粒径控制剂包括烷基苯磺酸钠、 硬脂酸、硬脂酸铵、硬脂酸酰胺、季戊四醇酯、单硬脂酸甘油酯、双硬脂酸甘油酯、钛酸酯 偶联剂、铝酸酯偶联剂、白油、54-62号石蜡、C12~C18醇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助剂均可复 配组合。
附图说明
图1为纳米级盐基性铅盐制备工艺的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描述:
黄丹水磨或制浆:在常温下,粒径不均匀的黄丹粉末经送料绞龙送至研磨机,在伴水浸 润下经充分研磨细化后进入反应釜;研磨前在反应釜内加入适量的水,启动搅拌和不锈钢循 环泵,反应釜选用ICr18Ni9Ti材料;磨浆完备后反应釜内黄丹与水的重量比控制在1.0∶4.0 ±0.5范围内;
催化反应:当温度升至60℃±2℃范围内停止加热;加入黄丹重量的0.3~1.0%的冰醋酸 作催化剂,再缓慢加入浓硫酸或亚磷酸或邻苯二甲酸(硫酸量为黄丹四分之一的摩尔数,亚 磷酸、邻苯二甲酸均为黄丹的三分之一的摩尔数)进行反应,反应温度控制在60~90℃之间; 用洁净烧杯(500mL)取样,观察反应浆粒在杯底是否沉淀有黄丹颗粒,每间隔2分钟取样 五次,均未发现未反应的黄丹即为合成终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太岳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太岳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6995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