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气瓶螺纹接口自动加工生产线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69899.7 | 申请日: | 2008-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18291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10 |
发明(设计)人: | 杜柳青;余永维;杨艳飞;何华仙;黄志明;殷驰;武晓乐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B23P23/06 | 分类号: | B23P23/06;B23Q3/00;B23Q7/14;B23B27/00;B23B51/08;B23D77/00 |
代理公司: | 重庆博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晓兵;李玉盛 |
地址: | 400054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螺纹 接口 自动 加工 生产线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零件自动加工生产线,尤其是气瓶螺纹接口自动加工生产线。
背景技术
车用气瓶是一种钢制无缝气瓶,无缝气瓶采用大直径铬钼钢材料的无缝钢管制造,国际上该种气瓶也多采用铬钼钢制造,铬钼钢具有优良的综合机械性能,其最大优点是在高强度水平上仍能保持良好的塑性和足够的韧性。钢瓶的公称工作压力一般为10-20Mpa之间。本课题涉及的加工的气瓶为大体积的车用气瓶,其重量为50-200千克之间,材料为30CrMo或35CrMo,产品硬度≤HRC30。
现有技术中,气瓶或车用气瓶的加工通常采用普通机床的加工方式,加工过程是用行车吊装到传送带上排列十数个,工人需要加工时,靠人工滚动需加工的气瓶,进入某台车床的装夹位置,人工夹紧后,进行切断与车外圆。再人工松开夹具,行车吊装到一个滚子传送带上,另一个工位的工人滚动该气瓶到另一台机床,人工夹紧后再进行下一步加工。这个过程劳动强度非常大,生产效率非常低,需要15分钟左右才能加工出一台气瓶。在业务需求量增大的情况下,目前只能靠增加设备、增加人手来实现单位时间加工量的增加;而且,采用普通机床的加工方式,车用气瓶的螺纹口的加工精度低,整体加工精度不高,不能满足用户的需要。如果采用车削加工中心进行加工,加工机床数量很多,设备投资太大,经济性很差,普通的加工厂无法承受。所以目前亟需解决的最主要问题就是效率问题和加工精度不高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的气瓶或车用气瓶采用普通机床加工方式存在的加工效率低下、加工精度不高的问题,提供一种自动加工生产线;在大幅度提高加工效率的同时,能减少人力、减轻劳动成本,能提高加工精度,能适应不同直径、不同长度的钢瓶的加工需要。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气瓶螺纹接口自动加工生产线,包括PLC电器控制系统和传送带;其特征在于:在传送带的一侧,依次设置有带有锪车复合刀具的锪车机床、带有钻铰复合刀具的钻铰机床、带有精铰倒角复合刀具的精铰倒角机床和带有攻丝丝杆的攻丝机床;在锪车机床、钻铰机床、精铰倒角机床和攻丝机床的加工部位,都设置有夹具定块,在传送带另一侧,与夹具定块相对应位置设置有夹具动块,夹具动块在夹紧动力缸作用下移动,在夹具定块和夹具动块上设置定位圆台孔;顶出动力缸的顶出块与夹具定块的定位圆台孔配合设置;
所述的锪车复合刀具连接在锪车机床的机床主轴上,锪车复合刀具由刀具本体、车刀和端面锪刀组成,车刀和端面锪刀可拆卸式安装在刀具本体上;车刀经套筒、螺钉设置在刀具本体上;
所述的钻铰复合刀具连接在钻铰机床的机床主轴上,钻铰复合刀具由钻铰刀体、钻头和铰刀组成,钻头设置在钻铰刀体的前端,钻头后面设置铰刀,钻头与铰刀焊接在一起;
所述的精铰倒角复合刀具连接在铰倒角机床的动力轴上,精铰倒角复合刀具由精铰倒角刀体、圆锥孔铰刀和锪钻组成,圆锥孔铰刀可拆卸式设置在精铰倒角刀体的前端,锪钻设置在圆锥孔铰刀后面,可拆卸式设置在精铰倒角刀体上;
所述的攻丝丝杆连接在攻丝机床的动力轴上。
进一步的特征是:在锪车机床、钻铰机床、精铰倒角机床和攻丝机床的加工部位,在传送带的两侧都设置有举升动力缸,待加工钢瓶和V型托板到达加工部位后,左、右两个举升动力缸同步上升,将V型托板连同待加工钢瓶举起。
在夹具定块的定位圆台孔上设置有缺口,顶出块的顶伸头与定位圆台孔的缺口配合设置。
本发明气瓶螺纹接口自动加工生产线,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特点:
1、能提高效率、降低设备成本、降低人力成本。
2、加工出来的工件精度很高,完全能够达到国家标准要求
3、与现有的生产方式相比,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人力成本,设备具有自动加工功能。与车削中心相比,提高了生产效率,提高了加工精度,降低了设备成本,降低了人力成本,经济性高。与加工中心相比大大降低了设备成本,实用性更强,经济性高。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本发明生产线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3是本发明传送带(件1)立体结构图;
图4是本发明锪车机床(件4)结构示意图;
图5是锪车复合刀具(件5)结构主视图;
图6是图5的俯视图;
图7是图5的左视图;
图8是本发明钻铰机床(件6)结构示意图;
图9是钻铰复合刀具(件7)结构主视图;
图10是本发明精铰倒角机床(件8)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工学院,未经重庆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6989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剃须刀
- 下一篇:一种水气分离式阻尼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