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报震警钟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69747.7 | 申请日: | 2008-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81677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08 |
发明(设计)人: | 张明伟;郭虹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明伟 |
主分类号: | G08B21/10 | 分类号: | G08B21/10;G08B3/00;G01V1/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2560***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警钟 | ||
本发明是报震警钟,属于地震测报领域。
现在,地震测报领域还不发达,设备昂贵,专业要求高,准确率低。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监测地震前的震动、地声、地光、地磁现象的探测装置与时钟相结合的报震警钟,及时提醒人们躲避地震灾害。
实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石英电子时钟的电源通过分压分流电路来自于探测与鸣报装置的电源,这样的有益效果是,如果电源不足时钟就停止工作,提醒使用者更换电源;探测震动的装置是一个透明的弯月型容器,弯月型容器的形状也可以是半圆形,位于时钟面盘的下方,在弯月型容器内部盛装有色溶液,液体体积达到弯月型容器容积的70%-90%,弯月型容器的两角位于时钟面盘的9点和3点位置,在两角的液平面各有一个浮球,浮球内部设置非稳态电开关并与鸣报电路电连,当弯月型容器受到小的震动时,由液压传动原理可知,从两角液平面的浮球可以产生较大振动,当该报震警钟位置发生倾斜时还可以观测到弯月型容器与液平面相互间位置发生变化,弯月型容器的下底部有一传动开口,传动开口连接连通有弹性的皱壁管,皱壁管的末端封闭成为盲端,该盲端内部安装震波探头,震波探头的电信号先进入前置放大器同相输入端,在报震警钟任意表面位置设置对照震波探头,它的电信号进入前置放大器反相输入端,以消除生活噪音、雷电噪音的干扰,前置放大的电信号被叠加到一个低频倍频多次谐波电路,多次谐波复合信号经过BTL功放器放大后推动喇叭发声,皱壁管盲端外部与助振簧片连接,当弯月型容器内的液体发生小震动时,通过液体传动,皱壁管盲端就会发生较大的振动,推动发音装置发出声音;探测地光的装置是电离辐射感应灯泡,安装在时钟面盘的上半周,从10点到2点的数字位置,电离辐射感应灯泡的结构是空心石英玻璃球,灯泡内表面涂覆荧光粉,被抽成真空状态,内部充入适量的水银蒸气,也可以加入适量的氖气、氡气,内部设置四个电极,其中两个电极与灯丝电连接成为灯丝电极,另两个电极属于探测电极,在灯泡内悬空独立存在,正常情况下处于电绝缘状态,在临震前,地电、地磁、放射离子流急剧发生紊乱、剧增和释放能量,可能产生受激发光现象,电离辐射感应灯泡没有电能供应也可能受激发光,水银蒸气离子处于导电状态,电离辐射感应灯泡的探测电极由原来的电绝缘状态转变为电导通状态,探测电极与蜂鸣电路控制端口电连接,触发蜂鸣器发出声音;地磁场的监测,地震前有地磁场变化,用半导体探头反而有可能因为干扰太大而失灵,可以用磁控干簧管来监测,在干簧管的簧片旁边放置永磁颗粒,也可以是簧片自身具有磁场,使簧片由于磁场相互排斥而处于常开状态,常开式干簧管电极与电离辐射感应灯泡的灯丝电极串联连接在电源上,假设地震前地磁紊乱,可能导致常开式干簧管簧片磁场改变而闭合,电离辐射感应灯泡的灯丝通电而发光,同时触发蜂鸣器发出声音。
由于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大震前的小震动,以及伴发的地声,可以同时被机械装置和电子装置探测到并通过声响鸣报,大震前如果出现地光和地磁变化,也可能被探测到,并通过电离辐射感应灯泡发光和声响鸣报,如果时钟不走动了,就提醒使用者检查电源供给。本发明具有重要的使用意义。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明伟,未经张明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6974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