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真菌孢子油悬浮剂有效
申请号: | 200810069704.9 | 申请日: | 2008-05-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73729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01 |
发明(设计)人: | 夏玉先;彭国雄;曾德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N63/04 | 分类号: | A01N63/04;A01N25/04;A01P7/00 |
代理公司: | 重庆弘旭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周韶红 |
地址: | 400044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真菌 孢子 悬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真菌农药制剂,特别是一种真菌孢子油悬浮剂。
背景技术
化学农药长期大量的使用,已严重破坏了生态平衡,污染自然环境。采用不污染环境、对人畜无毒的生物农药替代化学农药成为病、虫、草综合控制的重要手段之一。真菌是最重要的微生物类群,用于生物防治已有近百年的历史。真菌主要依靠具有生物活体,如菌丝体和孢子,来进行生物防治;其防治效果受多种自然环境,如温度、湿度、日光等因素的影响,导致防效不稳定;通过剂型来提高真菌生物防治效果成为真菌制剂研究的重要内容。同样真菌生物活体受多种化学物质的影响,导致真菌生物农药剂型研究滞后,种类单一,现有制剂往往不能同时满足贮存期长、生物活性稳定、田间防效稳定、使用方便和防治成本低等商品化条件,这严重制约了真菌生物制剂的迅速发展。
目前,真菌农药常用的剂型有粉剂、可湿性粉剂、颗粒剂、油悬浮剂等。粉剂是真菌最早开发与使用的剂型,它是将真菌菌丝或孢子与填充剂(如硅藻土、滑石粉、轻质碳酸钙、高岭土)和抗紫外线辐射剂等添加物混合加工而成。粉剂有效克服真菌不耐贮存的缺点,但粉剂直接喷粉后,孢子或菌丝段依靠从环境中吸收水分而萌发或重新生长。真菌孢子萌发或重新生长要求高湿度条件,受环境中湿度变化的影响大,田间应用的稳定性较差。因此,真菌粉剂存在难以在干燥地区和干燥的季节使用。另外,粉剂在施用时易飘散,产生大量尘埃,污染环境。
粉剂粒化处理后的颗粒剂能避免粉剂施用时产生大量尘埃和进一步保护真菌菌丝或孢子的活性受到研究者们的关注,自80年代德国拜耳公司开发出的第一个绿僵菌菌丝体颗粒剂BIO1020后,近10种颗粒剂剂型的真菌农药被相继登记注册。国内徐庆丰、张爱文对真菌颗粒剂作了较多研究,取得一定效果。Knudsen et al.(1990)对颗粒剂工艺进行优化,利用海藻酸钠包裹真菌菌丝体配制出胶囊剂,20℃贮存1年菌丝体活性仍有70%。Jung and Mugnier(1989)则利用长角树黄原胶包裹液生孢子干燥后常温1年后的活性为100%。刘志强(1994)对聚合凝胶白僵菌做了初步研究,取得良好效果。由于颗粒剂和胶囊剂中的真菌菌丝或孢子难以迅速扩散出来,防治效果慢,仅局限防治少数地下害虫(如蛴螬)、钻蛀性(如玉米螟)害虫与卫生害虫蟑螂等。
可湿性制剂(包括可湿性粉剂与水分散性颗粒剂)具有使用方便,防治范围广,对环境安全和能促进疏水的真菌孢子在水中迅速分散的优点一度成为真菌制剂研究的热点。我国张爱文(1992)对白僵菌可湿性粉剂作了较系统的研究。目前登记注册的真菌可湿性粉剂占注册真菌农药的40%左右。可湿制剂中需要添加一些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如拉开粉等),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与真菌孢子长时间接触,往往影响真菌孢子活力。与粉剂一样,可湿性粉剂、水分散性颗粒剂对环境湿度要求高,田间防效不稳。近十多年化学农药的剂型研究与开发取得好的成果,其中水基性新剂型由于安全性强、绿色环保和价格低廉成为化学农药剂型主要发展方向,真菌水基性剂型,包括微胶囊剂、乳剂等研究在国内开展,但水基性新剂型以水为基础,不利于真菌贮存。
上世纪80年代末,真菌油悬浮剂剂型的出现,使得真菌农药研究与应用得到突破性进展。Prior等人(1988)通过对白僵菌[Beauvaria bassiana(Bals.)]的研究发现用分生孢子油悬浮剂代替水悬剂能扩大分生孢子的环境适应范围,有效解决真菌农药需要高湿条件和产品贮存时间短的难题。Bateman等人进一步研究证实绿僵菌孢子粉分散在油中,35%RH条件下,5天时对沙漠蝗[(Schistocerca gregaria(Forskal)]的LD50为8900孢子/头,远小于水悬液的106孢子/头,毒力提高112倍。近10多年真菌孢子油悬浮剂已发展成为一种真菌杀虫剂的新剂型,其中多种杀蝗真菌油悬浮剂已在非洲、澳大利亚和中国等国相继登记注册,并在干旱地区被大面积防治各种蝗虫,成为国际上控制蝗虫的主要微生物杀虫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大学,未经重庆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6970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