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编程口服给药系统无效
| 申请号: | 200810069565.X | 申请日: | 2008-04-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86048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15 |
| 发明(设计)人: | 皮喜田;刘洪英;郑小林;林玉琳;王刚;徐林;王振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5B19/04 | 分类号: | G05B19/04;A61M37/00;A61M31/00;A61B5/0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400044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可编程 口服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电子技术的可编程口服给药系统,用于在动物或人体的消化道按照编制的特定程序释放药物。
背景技术:
口服给药系统当前仍然是最主流的给药方式。近年来,由于时辰生物学和时辰药理学的发展,发现人的多种生理指标,如血压、血糖、血中肾上腺皮质激素和其他各种激素的含量都具有昼夜节律性,同时发现某些疾病也显示出节律性特点,如心绞痛、胃酸分泌、偏头痛、癫痫、关节炎和风湿病等都存在昼夜波动现象,哮喘患者的呼吸困难发作呈现白天-夜晚变化,大量临床观察发现凌晨是哮喘的高发期,心肌梗死发病也具有类似情况,另一方面,研究表明疾病的昼夜节律还引起了治疗药物体内药动学和药效学的昼夜变化。
当前的基于生物材料的口服脉冲制剂进入人体内后可以经过一段预先设定的时滞再溶出,利用时滞技术来响应患者的疾病节律,但是,尽管当前口服脉冲给药系统已经具有较高的时控准确性,但是单纯基于生物材料技术的口服脉冲给药系统面临着个体化差异的严峻挑战,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于:(1)同一种脉冲释药制剂,在不同的患者体内具有不同的时滞特性。其主要原因在于不同患者存在个体差异,影响因素包括遗传因素、生理因素、病理因素、食物结构、胃肠道微生态环境、胃肠道动力特征等等,导致同一种脉冲释药制剂在不同患者体内具有不同时间的时滞,从而无法准确地响应患者疾病的生命节律。(2)同一种疾病,不同患者具有不同的生命节律,因此同样的制剂在不同患者体内的疗效差异较大,面向大批量制造的口服脉冲制剂难于准确响应生命节律,迫切需要一种能够响应患者个体差异,可以方便的预设释药时间的口服给药系统。例如,高血压患者早晨醒来时体内儿茶酚胺水平增高,最容易出现问题,一般而言,最佳给药时间为凌晨三点左右,但是很多患者因作息规律不同、体质差异等因素,其体内儿茶酚胺水平增高的时间相差很大,根据该统计规律研制的脉冲控释片在使用中,部分患者因药物的错误时间的脉冲释放,增加了患者对药物的耐受性,反而降低了该药物的治疗效果。在口服给药系统领域,单纯基于生物材料技术、并且面向大批量制造的口服脉冲制剂存在的难于准确响应生命节律、个体差异明显的问题,在个性化医疗(Personality Medicine)发展趋势下,已经成为口服给药系统中的一个迫切问题。
除了对于上述具有节律性的疾病的治疗,需要一种新型的口服给药系统,这种新型的口服给药系统应该满足以下条件:(1)方便性。最好是在较长时间内,如24小时内只需要口服一次药物,另外,由于不同的患者具有不同的疾病节律,因此,给药系统应该能够根据患者的不同来释放药物,即医生可以按照患者的个体差异设置不同的药物释放程序。(2)能够在疾病规律相关的特定时间点内释放出药物,以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其中能够按照特定的时间间隔多次释放药物是重要的技术要求。而当前的口服给药系统均难于满足上述技术要求,因此,迫切需要一种新型的口服给药系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以能够根据患者个体差异设定药物释放规律,能够多次释放药物,使用方便的可编程口服给药系统。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所述:
可编程口服给药系统,包括编程控制器、释药电子胶囊,编程控制器包括信息输入机构、信息处理机构、信息存储机构、无线电信号发射机构,信息输入机构用于输入药物释放节律信息,信息处理机构根据输入的药物释放节律信息生成编程控释信息,信息存储机构用于存储编程控释信息,无线电信号发射机构用于将编程控释信息以无线电信号的方式发射;释药电子胶囊包括无线电信号接收模块、控制电路模块、阵列式释药器,所述的无线电信号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编程控制器发射的带有药物释放节律信息的无线电编程控释信号,控制电路模块基于接收的无线电编程控释信号控制阵列式释药器工作,阵列式释药器用于将药物逐次释放出释药电子胶囊。
技术方案中所述的编程控制器可以为一个便携式手持装置,所包括的信息输入机构可以为键盘、或者为手写输入装置、或者为其他数据通信接口;所述的编程控制器也可以为一个移动电话;所述编程控制器也可以包括无线电信号功率放大器、无线电信号发射天线,所述无线电信号发射天线可以为一个背心式可穿戴装置。
技术方案中所述的释药电子胶囊中的无线电信号接收模块可以包括导线线圈及谐振电路,该导线线圈及谐振电路形成的谐振点等于无线电信号发射天线的发射频率;所述的释药电子胶囊也可以不包括电池,导线线圈及谐振电路耦合无线电信号发射天线发射的电磁波能量而作为释药电子胶囊的能量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大学,未经重庆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6956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以离子液体为溶剂的纤维素膜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台扇改装防霜风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