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混合动力汽车用动力电池组的温度检测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0810069524.0 | 申请日: | 2008-03-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51424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27 |
| 发明(设计)人: | 秦大同;任勇;何培祥;钱三平;杨亚联;周安健;苏岭;赵川林;李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重庆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1K7/02 | 分类号: | G01K7/02;H01M10/48 |
| 代理公司: | 重庆华科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康海燕 |
| 地址: | 400023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混合 动力 汽车 电池组 温度 检测 系统 | ||
1、一种混合动力汽车用动力电池组的温度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该温度检测系统包括多组检测通道,每一组检测通道包括一个电池温度采集模块、一个多路转换开关、一个A/D转换模块、一个数据处理及控制模块和一个通讯模块,电池温度采集模块用于电池温度的采集,其输出与相应的多路转换开关相连,多路转换开关的输出与相应的A/D转换模块的输入相连,A/D转换模块的输出连接至相应的数据处理及控制模块,所述电池温度采集模块采集电池组的多路温度信号,电池温度采集模块将采集的电池组的多路温度信号进行补偿放大,由该多路转换开关控制多路温度采集信号的选通,补偿放大后的多路温度采集信号经多路转换开关选通后输入至每一组的A/D转换模块,进行A/D转换,多路温度采集信号经A/D转换后输入至数据处理及控制模块,然后通过各自的通讯模块上传至上位机;其中一路温度检测通道中的数据处理及控制模块为主控模块,其他温度检测通道中的数据处理及控制模块为从控模块,从控模块分别与主控模块相连,由主控模块对其他温度检测通道中的从控模块的控制来实现温度信号的顺序采集;所述温度检测系统检测每一个电池的温度,并且根据所测量的每一个电池的温度还能够同时检测电池组之间的温度不平衡工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动力汽车用动力电池组的温度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组检测通道为4组检测通道,1-3组检测通道各自进行32路温度采集,第4组检测通道进行24路温度采集,每一路温度采集通过T型热电耦线传感器采集电池组单个电池的温度,每路热电耦线传感器采集的温度信号通过相应的热电偶补偿放大芯片进行信号放大,并采用电容和肖特基二极管进行退耦滤波消除干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动力汽车用动力电池组的温度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主控模块中的CPU的三个引脚通过电阻进行分压限流后分别与其他通道中从控模块中的CPU的相应引脚相连,实现主控模块与从控模块之间的通信,由主控模块控制各从控模块的顺序工作和从控模块通过各自的通讯模块将检测数据上传给上位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重庆大学,未经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重庆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69524.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