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粘毛黄芩查尔酮合成酶蛋白编码序列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69440.7 | 申请日: | 2008-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40266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13 |
发明(设计)人: | 孙敏;雷桅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9/00 | 分类号: | C12N9/00;C12N15/52;C12N1/19;C12N5/10 |
代理公司: | 重庆华科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康海燕 |
地址: | 400715重庆市北***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黄芩 查尔酮 合成 蛋白 编码 序列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蛋白编码序列,特别是一种粘毛黄芩查尔酮合成酶蛋白编码序列,属于基因工程领域。
背景技术
粘毛黄芩属于唇形科黄芩属多年生药用草本植物。该属植物约300多种,世界广布,我国有100种以上,可作为黄芩药用者约有7种左右,粘毛黄芩就是其中的一种。该植物主要药用成分为黄芩苷,现代药理学证实其具有清热解毒、止血安胎、抗菌消炎、保肝利胆、降压脱敏、防晒美白等作用。随着国际上对黄芩苷等研究的持续升温和认识的逐步深入,认为黄芩苷在清除氧自由基、减轻组织的缺血再灌注损伤、调节免疫、促进细胞凋亡以及抗肿瘤和HIV等多方面均有作用(Hwang,et al,2005),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和开发利用前景。然而目前获得粘毛黄芩的主要技术是人工栽培,但存在生产周期长、成活率低、农药残留超标和有效成分较低等弊端,使得该方式商业前景尚不明朗。因而,寻找新的药源十分必要。植物次生代谢途径分子生物生物学的飞速发展和植物生物技术的日趋成熟,使得利用基因工程获得粘毛黄芩中重要的天然药物黄芩苷成为可能。
基因工程技术是实现遗传改良和种质创新的重要方法,开展黄芩苷代谢工程研究,进而获得高产优质的新型药源,而前提是阐明其生物合成的分子机理,即分离该途径上多个酶促反应步骤的基因,并考察目的基因在黄芩苷生物合成途径中的作用,为黄芩苷的代谢工程提供候选基因和作用靶点十分必要。包括黄芩苷在内的所有黄酮类化合物的直接通用前体物是柚皮苷查尔酮,它是由1分子桂皮酰辅酶A与3分子丙二酸单酰辅酶A缩合而成,前者来自苯丙酸中间途径,后者由醋酸经乙酰辅酶A羧化酶催化形成。该缩合反应是由查尔酮合成酶(CHS)催化完成的,这是黄酮类化合物合成中第1个关键酶,具有限速作用(Stich,et al,1992)。对chs基因调控作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植物花色表型和抗逆性状的改变上,而这种改变实质上也是基于细胞内黄酮化合物的含量变化,例如通过对chs基因的反义或共抑制操作获得颜色变异的转基因花卉(Eiichiro,et al,2006),以及正调节马铃薯中的chs基因引起花色素苷等黄酮类化合物的增加,从而改善了其抗氧化能力(Verhoeyen,et al,2002)。用代谢工程技术突破CHS途径中上下游限速瓶颈,是实现对目标产物的高量表达的一个切实可行的策略。可以推断,要提高粘毛黄芩中黄芩苷的含量,CHS将会是一个很有效的代谢工程靶点,然而遗憾的是,到目前为止,还未见从粘毛黄芩中克隆和鉴定chs基因的报道。根据GeneBank中查尔酮合成酶的核苷酸序列,结合PCR技术我们从粘毛黄芩中克隆了相关序列,根据GeneBank的搜索结果,将该基因命名为查尔酮合成酶基因。
在对现有文献的分析中,未见粘毛黄芩黄酮类化合物生物合成途径上的chs基因的克隆,至今尚未发现与本发明主题有密切联系文献的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粘毛黄芩查尔酮合成酶蛋白编码序列。本发明公开了粘毛黄芩查尔酮合成酶的氨基酸序列以及粘毛黄芩查尔酮合成酶基因的核苷酸序列,为最终采用打破黄酮类化合物生物合成途径上的限速反应步骤,实现黄芩苷的代谢工程提供候选基因和作用靶点,并其在利用转基因技术提高黄芩苷等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方面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在本发明所分离出的DNA分子,该分子包括:编码具有粘毛黄芩查尔酮合成酶核苷酸序列,而且所述的核苷酸序列与SEQ ID NO.3中从核苷酸第54-752位的核苷酸序列有70%的同源性;或者所述的核苷酸序列能在45-55℃条件下与SEQ ID NO.3中从核苷酸第54-752位的核苷酸序列杂交。
本发明所分离出的粘毛黄芩查尔酮合成酶蛋白编码序列多肽,它包括:具有SEQ IDNO.3氨基酸序列的多肽、或其保守性变异多肽、或其活性片段,或其活性衍生物。较佳地,该多肽是具有SEQ ID NO.3序列的多肽。
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载体,它包含上述的DNA分子。一种核酸分子,它包含所述的DNA分子中8-100个连续核苷酸。
本发明用上述载体转化的宿主细胞是真核细胞。
在本发明中,“分离的”、“纯化的”DNA是指,该DNA或片段已从天然状态下位于其两侧的序列中分离出来,还指该DNA或片段已经与天然状态下伴随核酸的组分分开,而且已经与在细胞中伴随其的蛋白质分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大学,未经西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6944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半导体集成电路器件
- 下一篇:一种基于共振峰频率的数字语音感知哈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