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单片式可见光/红外光双光谱焦平面探测器无效
| 申请号: | 200810069341.9 | 申请日: | 2008-02-0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31193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30 |
| 发明(设计)人: | 熊平;李立;鲍峰;李华高;李平;李仁豪;唐遵烈;翁雪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四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G01J5/10 | 分类号: | G01J5/10;G01J1/42 |
| 代理公司: | 重庆弘旭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侯懋琪 |
| 地址: | 400065重庆市南***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单片 可见光 红外光 光谱 平面 探测器 | ||
1.一种单片式可见光/红外光双光谱焦平面探测器,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可见光像元(1)、可见光像元收集二极管(2)、红外感光像元(3)、红外感光像元收集二极管(4)、四相CCD转移栅(5)上的电极(V1)、(V2)、(V3)、(V4),各个电极按上述顺序从上至下排列并构成CCD信道;可见光像元(1)和红外感光像元(3)并列在四相CCD转移栅(5)的一侧,且可见光像元(1)和红外感光像元(3)的位置可互换;可见光像元(1)和红外感光像元(3)分别通过可见光像元收集二极管(2)和红外感光像元收集二极管(4)把可见光信号和红外信号输入四相CCD转移栅(5)上的相应电极;各个器件间用沟阻(6)隔离,防止信号间的相互干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片式可见光/红外光双光谱焦平面探测器,其特征在于:可见光像元收集二极管(2)把可见光信号输出到电极(V1),红外感光像元收集二极管(4)把红外信号输出到电极(V3);或者红外感光像元收集二极管(4)把红外信号输出到电极(V1),可见光像元收集二极管(2)把可见光信号输出到电极(V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片式可见光/红外光双光谱焦平面探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CCD信道宽度为7μ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片式可见光/红外光双光谱焦平面探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红外感光像元(3)的尺寸大于可见光像元(1)。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单片式可见光/红外光双光谱焦平面探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可见光像元(1)的尺寸为30(H)×20(V)μm2所述的红外感光像元(3)的尺寸为30(H)×40(V)μm2。
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单片式可见光/红外光双光谱焦平面探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红外感光像元(3)外沿有一N型保护环(7)。
7.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单片式可见光/红外光双光谱焦平面探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红外感光像元(3)为PtSi二极管,可见光像元(1)为光敏二极管。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单片式可见光/红外光双光谱焦平面探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PtSi二极管的PtSi薄膜厚度小于5n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四研究所,未经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四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69341.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