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弧形套筒类铸件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0810068944.7 | 申请日: | 2008-10-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80660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3-11 |
发明(设计)人: | 聂胜华;冉兴;邵英伟;王越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安吉航空精密铸造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C7/02 | 分类号: | B22C7/02 |
代理公司: | 贵阳东圣专利商标事务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杨 云 |
地址: | 561003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弧形 套筒 铸件 模具 | ||
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模具,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铸造弧型套筒类零件的模具。
背景技术:滑轨套筒是飞机上的一个重要零件,它是长度方向为弧形、截面形状为方形的薄壁套筒类零件,其内腔很深,壁厚尺寸小、且精度要求严格,因此在实际生产中必须首先利用模具加工出蜡模,然后再利用该蜡模铸造滑轨套筒。但由于滑轨套筒各个截面的尺寸均为一个固定值,在设计模具时型芯与蜡模的接触面之间不允许有微小的拔模斜度;加之滑轨套筒的壁厚仅0.01mm,因此在利用模具加工蜡模时非常困难、废品率极高。
目前,用于加工滑轨套筒蜡模的模具通常由外模、设置在外模型腔中的型芯、设置在型芯端面用于与外模型腔端面定位的圆柱销、设置在型芯端面用于拔模的排气装置构成;传统模具主要存在以下缺点:
1)虽然在型芯的端面设置有拔模用的排气装置,但由于型芯采用的是整体式结构,蜡模对型芯包紧力极大,空气无法进入型芯的四个侧面;加之蜡模壁的厚度极薄、且无拔模斜度;因此型芯拔模比较困难,往往容易导致蜡模破裂。
2)虽然设置在外模型腔中呈悬臂状态的型芯可通过设在其端面的圆柱销与外模型腔端面定位,但由于加工精度难以保证,致使型芯通过圆柱销定位时容易发生偏移,从而造成蜡模壁厚不均匀,最终导致滑轨套筒的壁厚无法保证。
3)采用传统模具加工的蜡模,其型腔壁厚不易测量。
4)由于整体式型芯采用了圆柱销端面定位的方式,在蜡模上会形成一个工艺孔,因此还必须采取后续工序进行处理,增加了加工成本。
发明内容: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可顺畅取模,能够保证铸件壁厚均匀的弧形套筒类铸件模具。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包括外模、设置在外模型腔中的型芯,所述外模由对合连接在一起的活动上模块及活动下模块、固定在活动上模块及活动下模块左端面的活动左模块、固定在活动上模块及活动下模块右端面的活动右模块构成;所述型芯由上半型芯和下半型芯对合而成,该两半型芯的结合面为弧面,该弧面使得上半型芯在弯曲方向上呈左段厚度大于右段厚度的弧形楔子状结构,上半型芯和下半型芯的左段固定在活动左模块中;活动上模块及活动下模块上分别设有定位凸台,该凸台的高度等于铸件的壁厚。
上半型芯和下半型芯的左段由设置在活动左模块上的插销定位;定位凸台与型芯的接触面是与该型芯表面相吻合的弧面或平面。
与现有技术比较,本发明由于在传统模具的基础上将原来整体结构的型芯改为了由上半型芯和下半型芯构成的组合式结构,并使得呈弧形楔子状结构的上半型芯和下半型芯的结合面形状互补,因此在上半型芯和下半型芯的结合面之间形成了一个拔模斜度,从而能够达到顺利取模的目的;另外,由于以设置在外模上的定位凸台作为定位元件替代原来设置在整体型芯端面的圆柱销,因此不仅有效地提高了定位精度、彻底克服了铸件壁厚不均匀的缺陷,而且通过测量定位凸台的高度便可间接得到铸件壁厚的尺寸,解决了传统模具加工的铸件壁厚不易测量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A—A剖视图;
图3是传统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插销1 活动左模块2 上半型芯3 下半型芯4 活动上模块5 定位凸台6 活动下模块7 活动右模块8
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安吉航空精密铸造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贵州安吉航空精密铸造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6894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指纹识别智能安全终端
- 下一篇:一种滤光片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