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榫合式木地板及其加工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68798.8 | 申请日: | 2008-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43926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1-14 |
发明(设计)人: | 李广健;姚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广健;姚伟 |
主分类号: | E04F15/04 | 分类号: | E04F15/04;B27M3/06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李大刚 |
地址: | 313009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合式 木地板 及其 加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木地板结构及加工方法,尤其是一种榫合式木地板结构及其加工的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的木地板多为企口木地板,在每片地板的边缘都开有向外凸出的公槽和向内凹陷的母槽,每片地板之间需要通过公槽与母槽的配合进行拼接。这种地板在加工时,由于需要在每片地板上都同时加工凸出的公槽和凹陷的母槽,加工工序比较复杂、加工成本也较高。
另外,这种地板在铺装时,需要将地板的公槽与相邻地板的母槽对齐后插入母槽内,铺装过程比较慢,费时费力,效率低。而且由于在每片地板的边缘都开有公槽和母槽,地板的四个侧边不是平的,在铺装时往往由于没有将公槽与母槽对齐而出现地板翘起的现象,造成铺装的地板不平整,影响美观和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安装方便、省工快捷且加工成本较低的榫合式木地板及其加工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榫合式木地板。其构成包括地板和连接用的榫件,在每片地板的四边开有有榫合意义的槽,地板之间用有榫合意义的榫件相互拼接在一起。
上述的榫合式木地板,具体的说是在每片地板的四边开有栓形、扇形、伞形或T形槽,地板之间用相应的栓形、扇形、伞形或工字形榫件相互拼接在一起。
前述的榫合式木地板,优选的是在每片地板的四边开有T形槽,地板之间用工字形榫件相互拼接在一起。
前述的榫合式木地板,T形槽的深度L最好是工字形榫件高度H的1/2。
前述的榫合式木地板,工字形榫件可以是木榫或金属榫。
前述的榫合式木地板,工字形榫件最好采用与地板同材质的木榫。
本发明的榫合式木地板的加工方法。它是将地板胚板加工成长方体后,在每片坯板的四边加工出栓形、扇形、伞形或T形槽,并单独加工出相应的栓形、扇形、伞形或工字形榫件,在铺设地板时用该榫件实现地板与地板之间的连接。
上述的榫合式木地板的加工方法,具体的说,它是将地板胚板加工成长方体后,在每片坯板的四边加工出T形槽,并单独加工出工字形榫件,在铺设地板时用该工字形榫件实现地板与地板之间的连接。
前述的榫合式木地板的加工方法,最好是使用裁剪胚板所剩下的同质废余料单独加工出工字形榫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在加工时,不需要同时加工公槽和母槽,只需要在每片地板的四面加工一样形状的T形槽即可,加工工序比较简单、加工成本较低,而且本发明的工字形榫件是使用裁剪胚板所剩下的废余料加工而成,在降低成本的同时也减少了原料的浪费。由于本发明每片地板的四个侧边都是平的,没有公槽或母槽,不存在传统木地板公槽与母槽需要对齐的问题,在安装时,只需要将地板简单的平放在地面,然后用工字形榫件连接即可,整个安装过程非常简单、方便、快捷,不但省时省力,铺装效率高,而且安装起来更容易衔接,在安装过程中,地板不会向上翘起,铺装的地板平整度好、接缝也比较美观。同时,本发明的地板还可以实现无缝拼接。在使用过程中,当某块地板出现损坏需要更换时,只需取下工字形榫件,直接将损坏的地板拿开,换上新的地板后将工字形榫件重新插入新地板的T形槽中即可,更换、维护非常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地板拼装结构示意图;
图2是地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A-A剖面图;
图4是工字形榫件的结构示意图。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如图2所示,在每片地板1的四边均开有T形槽2,地板1之间用工字形榫件3相互拼接在一起(如图1所示)。工字形榫件3在地板铺设时用于板与板之间的连接,取榫合的作用,其结构如图4所示。工字形榫件3可以采用木质的木榫或者是金属材质的金属榫。本例中的工字形榫件3是使用裁剪地板胚板所剩下的同质废余料加工出的同质木榫,这样可以减少原料浪费,节省成本。在铺设时,为了使板与板之间能紧密的连接在一起,T形槽2的深度L要求正好是工字形榫件3的高度H的1/2,或者是略小。
加工时,在将地板胚板加工成长方体后,在每片坯板的四边采用专用设备加工出T形槽,并使用裁剪胚板所剩下的同质废余料加工出工字形木榫,最后上漆即可。铺装时,先将地板平放在预铺设的房间地面,然后将工字形榫件从两块相邻地板1的侧面或顶部轻轻推入相应的T形槽内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广健;姚伟,未经李广健;姚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6879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发光二极管及其制作方法
- 下一篇:卷钢底漆专用聚酯树脂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