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编解码方法、装置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0810068499.4 | 申请日: | 2008-07-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30509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1-20 |
发明(设计)人: | 杜正中;苗磊;胡晨;许剑峰;张清;许丽净;李伟;杨毅;齐峰岩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10L19/00 | 分类号: | G10L1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29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解码 方法 装置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移动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编解码方法、装 置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消费者对立体声信号的质量的要求越来越 高。通常对立体声信号的质量的评估取决于立体声信号的编码技术。在现 有技术中,立体声信号的编码包括AMR-WB+(Adaptive Multi-Rate Wide Band Plus)编码和参数立体声编码。
AMR-WB+编码将对语音的ACELP(Adaptive Code Excited Linear Prediction,自适应码激励线性预测)编码器和对音频的TCX(Transform Code Excited,变换激励)编码器以并行的方式对立体声信号进行编码。
发明人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现AMR-WB+编码至少存在以下缺点: AMR-WB+编码采用并行的方式对立体声信号进行编码时,会产生复杂的模 式切换,即复杂度太高,当模式选择与音频类型不匹配时,会严重影响立 体声的编码质量,从而影响解码后的还原的立体声信号的质量。
参数立体声编码为先在频域分子带获取立体声参数,包括相位差、强 度差及相关度,再将立体声参数与单声道语音编码器或变换编码器相结 合,以形成低码率的立体声编码。
发明人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现参数立体声编码至少存在以下缺 点:参数立体声编码的复杂度高,并且有额外的编码时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编解码方法、装置及系统,能够降低立体声 信号编码过程中的复杂度和时延,并提高其编码的质量,从而提高还原的 立体声信号的质量。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一种编码方法,包括:
将左声道信号与右声道信号下混成单声道信号并进行单声道编码;
分别获得左声道信号和右声道信号的高低带频域系数;
根据所述左声道信号及右声道信号的高低带频域系数分别获取高带 参数和低带参数,并量化成高带参数码流和低带参数码流,所述获取的低 带参数至少包括能量比例参数;
将所述高带参数码流、所述低带参数码流和单声道编码后的码流进行 码流复用。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编码装置,包括:
时域下混模块,用于将左声道信号和右声道信号下混为单声道信号;
单声道编码模块,用于将所述单声道信号进行编码,以获得单声道码流;
低带参数获取模块,用于根据左声道信号及右声道信号的低带频域系数 获取低带参数,并量化为低带参数码流,所述低带参数至少包括能量比例 参数;
高带参数获取模块,用于根据左声道信号及右声道信号的高带频域系数 获取高带参数,并量化为高带参数码流;
码流复用模块,用于所述高低带参数码流、所述低带参数码流及所述 单声道码流进行码流复用。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解码方法,包括:
将解码后的单声道信号的低带频域系数与解码后的低带参数进行低带立 体声合成以获得左声道信号和右声道信号的低带频域系数;
将解码后的单声道信号的高带频域系数与解码后的高带参数进行高带立 体声合成以获得左声道信号和右声道信号的高带频域系数;
将所述低带频域系数与高带频域系数进行时频反变换以分别获得左声道 信号和右声道信号。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解码装置,包括:
低带立体声合成模块,用于将解码后的单声道信号的低带频域系数与解 码后的低带参数进行低带立体声合成以获得左声道信号和右声道信号的低带 频域系数;
高带立体声合成模块,用于将解码后的单声道信号的高带频域系数与解 码后的高带参数进行高带立体声合成以获得左声道信号和右声道信号的高带 频域系数;
时频反变换模块,用于将所述低带频域系数与高带频域系数进行时频反 变换以分别获得左声道信号和右声道信号。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编解码系统,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6849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