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病毒防范方法和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0810068230.6 | 申请日: | 2008-06-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16171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03 |
| 发明(设计)人: | 李君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L9/36 | 分类号: | H04L9/36;H04L29/06;G06F21/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18129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病毒 防范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网络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病毒防范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出现了许多的病毒,以各种形式入侵到计算机中,侵害了计算机使用者的利益。病毒类型包括蠕虫(worm),下载器(downloader)、恶意软件或代码(malware)等。其中蠕虫泛指具有网络复制能力,能通过网络自动传播的病毒,目前相当部分的病毒属于这一种。下载器,有下载功能的软件,本文中专指病毒分类的一种,可以定期或以一定策略连接预设的特定服务器,下载恶意软件并启动执行。恶意代码或恶意软件,偷偷或强行运行于计算机上,损害计算机所有者利益的软件和代码,目前最常见的有木马、间谍软件、广告软件等。一旦计算机受到病毒的入侵(俗称中毒),就会使计算机无法正常运行,或病毒会窃取破坏计算机文件等,因此必须及时查杀病毒。
现有技术一采用杀毒软件(也称反病毒软件)查杀病毒,针对新病毒和新变种,反病毒软件及时更新自身的病毒库。用户可以自行操作查找和更新病毒库,也有很多杀毒软件提供了定时自动下载方案来实现病毒库的更新。发明人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现现有技术一存在以下缺点:杀毒软件的启动和病毒库更新往往依赖注册码、时间、配置等外在因素,因此在恶性、突发病毒面前,杀毒软件往往遭到禁用、更改甚至卸载而失效,无法自动更新和杀毒。此外,不同的杀毒软件对病毒的响应时间不同,不同用户对专杀的下载时间更是不可能完全相同,导致病毒不能被统一清除,残存病毒在用户间的传播经常导致二次感染。
现有技术二,采用专杀工具查杀病毒。由个人或杀毒软件公司编写专杀工具,放在其主页或各大下载站点,由用户自行查找下载。发明人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现现有技术二存在以下缺点:临时下载专杀工具的杀毒方法,其有效性严重依赖于用户的查找和下载能力,且目前有病毒可以监控IE搜索引擎 关键字,阻断一般用户的查找下载过程。此外有些病毒和木马正是通过冒充专杀工具的方法传播的,不能有效杀毒。
综上所述,发明人发现上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共同的缺点:无法快速有效地清除病毒。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病毒防范方法和装置,可以快速有效地清除客户端感染的病毒。
一种病毒防范方法,包括:
检测到客户端发送的网络连接请求消息,所述请求消息包括所述客户端请求连接的第一网络地址;
在确定所述第一网络地址是否为所述病毒用于更新数据的网络地址;
若是,设置网络参数使得所述客户端连接到第二网络地址,所述第二网络地址对应的服务器存储有清除所述病毒的杀毒程序。
一种病毒防范装置,包括:
检测模块,用于检测客户端发送的网络连接请求消息,所述请求消息包括所述客户端请求连接的第一网络地址;
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第一网络地址是否为所述病毒用于更新数据的网络地址;
设置模块,用于在判断模块确定为是时,设置网络参数使得所述客户端连接到第二网络地址,所述第二网络地址对应的服务器存储有清除所述病毒的杀毒程序。
一种病毒防范方法,包括:
检测到客户端发送的网络连接请求消息,所述请求消息包括所述客户端请求连接的第一网络地址;
在确定所述第一网络地址为病毒用于更新数据的网络地址时;
将所述第一网络地址对应服务器上存储的用于病毒更新的数据修改为该病毒的专杀工具相关信息,使得当运行于客户端的病毒在自动更新时,根据预定的策略连接到预设的网址下载该病毒专杀工具。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设置网络参数,利用病毒自身的自动更新机制,使得当病毒在执行自动更新时,下载专杀软件清除自身,这样可以尽量免除用户查找病毒专杀的繁琐操作,同时大大提高杀毒软件的效率和精确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病毒防范方法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病毒防范装置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病毒防范装置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提供的病毒防范装置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6823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