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调整液晶显示器屏幕亮度的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0810067899.3 | 申请日: | 2008-06-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09649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23 |
| 发明(设计)人: | 朱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TCL新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9G3/36 | 分类号: | G09G3/36 |
| 代理公司: | 广东国晖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欧阳启明 |
| 地址: | 518067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调整 液晶显示器 屏幕 亮度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液晶显示技术,尤其涉及一种调整液晶显示器屏幕亮度调整的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技术的发展,液晶电视(LCD TV)以其轻薄,屏幕大,节约空间的特点,将逐步取代传统的CRT(冷阴极射线管)电视机。但是,在目前阶段,LCDTV还存在一些不足,比如说能耗大,色彩不及CRT鲜艳,屏幕亮度随着时间变化等等。
如图1所示,现有的LCD TV在开机之后屏幕亮度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自动逐渐变亮,最终达到一个稳定值。当然,这是由于LCD屏幕自身的特性而决定的,这也就带来一些问题:
如果LCD TV的起始亮度、对比度调的很高,那么刚开机的时候电视的亮度是符合人眼的观看习惯的,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电视亮度不断升高,会觉得电视画面刺眼;
如果LCD TV的起始亮度、对比度调的较低,那么刚开始看电视的时候会觉得图像特别暗,看不清人物细节,随着时间的推移图像逐渐变亮,亮度达到观看要求。
但无论是那种情况,LCD TV图像都有一段时间不符合人们的观看要求。除了LCD TV之外,其他的LCD显示器也存在同样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调整液晶显示器屏幕亮度的方法,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液晶显示器在开机时屏幕亮度不稳定的问题。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调整液晶显示器屏幕亮度的方法,所述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在LCD显示器启动时间内,LCD显示器的MCU按照设定的时间间隔从存储器中按组逐一读取动态参数值赋给其对应的寄存器;
b、所述的LCD显示器根据所述的动态参数值进行调整显示效果,使得其屏幕亮度值保持恒定。
其中步骤a之前包括:
a0、在所述LCD启动时间内,按照所述设定时间间隔调整所述动态参数值,所述LCD显示器根据所述动态参数值对其显示效果进行调整,使得所述LCD显示器的屏幕亮度值保持在恒定值LS,并将使得所述LCD显示器屏幕亮度保持恒定对应的动态参数值按照所述设定时间间隔按组逐一存储在所述的显示器中。
所述的屏幕亮度恒定值为所述LCD显示器正常显示时的屏幕亮度值。
其中步骤a0具体包括:
a01、在所述LCD启动时间内,测量所述LCD显示器的屏幕亮度值,并将测出的屏幕亮度值L与所述LS比较;
a02、如果L<LS,则将所述动态参数值调高,所述LCD显示器根据所述动态参数值对其显示效果进行调整,转步骤a01;如果L=LS,则将所述动态参数值按组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经过所述的设定时间间隔,转步骤a01。
所述的设定时间间隔为1秒。
所述的动态参数值包括对比度、亮度和背光参数值。
所述的LCD显示器为LCD电视机。
本发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在LCD显示器开机至屏幕亮度恒定的过程中(以下称LCD显示器启动时间),根据屏幕亮度的变化动态调整其对比度、亮度和背光,LCD显示器的MCU按照设定的时间间隔从存储器中读取对应的对比度、亮度和背光参数值赋给相应的寄存器,使得LCD显示器在启动时间内能够保持屏幕亮度的恒定。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使得LCD显示器的屏幕亮度始终保持在恒定的范围之内,保证用户的观看舒适度,避免用户为了获得较好收看亮度手动反复调节对比度、亮度和背光参数的麻烦。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的LCD TV屏幕亮度变化曲线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LCD TV与电脑、电视信号发生器和亮度测试仪连接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获取动态参数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是:检测屏幕亮度恒定时的屏幕亮度值LS,在LCD显示器开机至屏幕亮度稳定的时间段内(TS),通过仪器测量出使得该LCD显示器屏幕亮度值恒定为LS所需要的对比度、亮度和背光参数值(以下称动态参数值),这些对比度、亮度和背光参数值随一定的时间间隔变化,测量时将每一时间间隔对应的对比度、亮度和背光值参数存储在LCD显示器的存储器中;当LCD显示器开机时,LCD显示器的MCU按照设定的时间间隔从存储器中读取对应的对比度、亮度和背光参数值赋给相应的寄存器,使得LCD显示器开机过程中能够保持屏幕亮度的恒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TCL新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TCL新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6789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活性炭表面的钝化方法
- 下一篇:一种电梯层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