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发光二极管驱动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0810067732.7 | 申请日: | 2008-06-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05415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16 |
发明(设计)人: | 王高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群康科技(深圳)有限公司;群创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B37/02 | 分类号: | H05B37/02;G09G3/3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09广东省深圳市宝***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光二极管 驱动 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发光二极管驱动电路。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器具有轻薄,低耗电及辐射少等特点,并被广泛用于 各种电子设备中。由于液晶显示器中的液晶分子本身并不发光,因 此液晶显示器需借助一背光模块发光来实现图像显示。背光模块中 通常采用冷阴极射线管(cold cathode fluorescent lamp,CCFL)或发光 二极管作为其发光的光源。
采用发光二极管作为光源时,通常需要一驱动芯片驱动该发光 二极管调光,其中,调光方式主要有直流调光及脉宽调制(pulse width modulation,PWM)信号调光。脉宽调制信号调光又可分为低频 脉宽调制信号调光及高频脉宽调制信号调光。应用同一驱动芯片需 要不同的外围电路相配合实现低频或高频脉宽调制信号调光。
请参阅图1,其是一种现有技术的采用低频脉宽调制信号调光 的发光二极管驱动电路的电路结构示意图。该发光二极管驱动电路 10包括一发光二极管驱动芯片11、一升压电路13、一发光二极管 14和一反馈电路15。该发光二极管驱动芯片11通过该升压电路13 为该发光二极管14提供驱动电压。该发光二极管14通过该反馈电 路15为该发光二极管驱动芯片11提供反馈信号。
该发光二极管驱动芯片11包括一工作电压输入端111、一使能 控制端113、一开关输出端112和一反馈输入端114。该升压电路 13包括一电感131、一二极管132和一电容133。该电感131跨接 在该发光二极管驱动芯片11的工作电压输入端111和开关输出端 112之间。该开关输出端112与该二极管132的正极电连接,该二 极管132的负极与该发光二极管14的正极电连接,且该二极管132 的负极通过该电容133接地。该反馈电路15包括一电阻151,该发 光二极管14的负极与该反馈输入端114电连接,并通过该电阻151 接地。
该工作电压输入端111接收一5V工作电压Vi。该使能控制端 113接收一低频脉宽调制信号,当该脉宽调制信号为高电平时,该 开关输出端112输出一脉宽为D的脉宽调制信号,当该脉宽调制信 号为低电平时,该发光二极管驱动芯片11不工作,该开关输出端 112无信号输出。当该使能控制端113接收的低频脉宽调制信号变 化时,该开关输出端112输出的脉宽调制信号的脉宽D变化。该开 关输出端112输出的脉宽为D的脉宽调制信号用于控制该升压电路 13,该升压电路为该发光二极管14提供工作电压Vo,且 Vo=Vi/(1-D)。该反馈输入端114接收该反馈电路15的反馈信号, 调整该开关输出端112输出的脉宽调制信号的脉宽D,使得该发光 二极管14稳定发光。
请参阅图2,其是一种现有技术的采用高频脉宽调制信号调光 的发光二极管驱动电路的电路结构示意图。该发光二极管驱动电路 20包括一发光二极管驱动芯片21、一滤波电路22、一升压电路23、 一发光二极管24和一反馈电路25。该发光二极管驱动芯片21通过 该升压电路23为该发光二极管24提供驱动电压。该发光二极管24 通过该反馈电路25为该发光二极管驱动芯片21提供反馈信号。
该发光二极管驱动芯片21包括一工作电压输入端211、一使能 控制端213、一开关输出端212和一反馈输入端214。该升压电路 23包括一电感231、一二极管232和一电容233。该电感231跨接 在该发光二极管驱动芯片21的工作电压输入端211和开关输出端 212之间。该开关输出端212与该二极管232的正极电连接,该二 极管232的负极与该发光二极管24的正极电连接,且该二极管232 的负极通过该电容233接地。
该反馈电路25包括一第一电阻251和一第二电阻252。该发光 二极管24的负极通过该第二电阻252与该反馈输入端214电连接, 并通过该第一电阻251接地。
该滤波电路22包括一第三电阻221、一第四电阻223和一第二 电容222。该第三电阻221和第四电阻223串联后与该反馈输入端 214电连接。该第三电阻221和第四电阻223的串联节点通过该第 二电容222接地。一高频脉宽调制信号通过该滤波电路22滤波后成 为一直流信号提供给该反馈输入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群康科技(深圳)有限公司;群创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群康科技(深圳)有限公司;群创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6773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